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用“据乱”、“升平”、“太平”三世说来解释历史的演进。所谓“据乱世”,就是君主专制时代;“升平世”就是君主立宪时代;“太平世”就是民主共和时代。

——李侃等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对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


材料三: 吾人为谋新生活之便利,新道德之进展,加以人为之力,冀其迅速蜕演,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材料四 : 2006年4月29日,正在非洲肯尼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了内罗毕孔子学院的师生。胡锦涛对师生们说,内罗毕孔子学院是非洲第一家以中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命名的汉语教学机构。内罗毕孔子学院的设立,有利于促进中肯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胡锦涛说,希望孔子学院的同学们“学而不厌”,勤奋学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希望孔子学院的老师们“诲人不倦”,认真向学生们传授知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康有为思想有何特点?对此应如何评价?
(2)材料二中所提的与孔教不相容之“新信仰”指的是什么?材料三中李大钊等人是如何为“新信仰”而“加以人为之力,冀其迅速蜕演”的?
(3)材料四中,胡锦涛是如何认识孔子和孔子学院的作用的?
17-18高二上·山东济宁·阶段练习
知识点:康梁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礼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申国乃至于世界思想文化有着深远影响。但对于孔子的评价却是众说纷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1)根据材料一,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材料二 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1891年初版)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康有为把孔子塑造成一个改革者的原因。康有为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在中国近代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材料三 陈独秀曾评价“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并号召青年:“似彻底之觉悟,孟勇之决心,塞决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 (3)第一个将“孔子提倡之道德”系统改造为“封建时代的道德”的儒学家是谁?请写出他
的一条主张。陈独秀又是如何“塞决”“孔教”的?
材料四 2010年6月19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出席了中国厦门大学和维多利亚大学共同成立孔子学院揭牌仪式。习近平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加强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增进彼此了解和友谊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建立孔子学院,对于增进各国人民同中国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同中国的文化交流,增进彼此间的心灵沟通,都是必要的。

(4)依据材料四,说明新的历史时期下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的原因。
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孔子及儒家思想评价不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耕稼陶渔之人既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李贽《答耿司寇》

材料三   尧、舜为民主,为太平世,为人道之至,儒者举以为极者也。……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尤注意太平,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四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李大钊,他一面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孔子“非复个人之名称,而为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同时又说,“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

——牛鸿恩《我所认识的李贽——李贽尊孔与反孔试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推明孔氏”的表现,并分析汉武帝时“隆儒”的目的及对儒学的影响。
(2)材料二中李贽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宋代形成的新儒学体系是什么?李贽提出的“人伦物理”的主张主要挑战这一体系的何种说教?
(3)材料三中康有为是如何评价孔子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宣传孔子的主要动机。
(4)与前三段材料相比,材料四在对孔子的评价和认识上有何进步之处?
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孔子及儒家思想评价不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耕稼陶渔之人既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李贽《答耿司寇》
材料三 尧、舜为民主,为太平世,为人道之至,儒者举以为极者也。……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尤注意太平,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四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李大钊,他一面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孔子“非复个人之名称,而为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同时又说,“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
——牛鸿恩《我所认识的李贽——李贽尊孔与反孔试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推明孔氏”的表现,并分析汉武帝时“隆儒”的目的及对儒学的影响。
(2)材料二中李贽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观点出现的时代背景。
(3)材料三中康有为是如何评价孔子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宣传孔子的主要动机。
(4)材料四在对孔子的评价和认识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评价是否一致?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