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物种起源》是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的第一部巨著,全书分为十五章,前有引言和绪论。从前十四个篇目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物种起源》的内容:讲述生物进化的过程与法则。而前十四章,又可以分成三部分,分别是第一章至第五章为第一部分,第六章至第十章为第二部分,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为第三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容是全书的主体及核心,标志着自然选择学说的建立。第二部分中作者设想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给进化学说提出了一系列质疑,再一一解释,使之化解。这正表现出作者的勇气和学说本身不可战胜的生命力。在第三部分,达尔文用他的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对生物界在地史演变、地理变迁、形态分宜、胚胎发育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从而,使这一理论获得了进一步支撑。

材料二严复译述《天演论》不是纯粹直译,而是有评论,有发挥。他将《天演论》导论分为18篇、正文分为17篇,分别冠以篇名,并对其中28篇加了按语。他在阐述进化论的同时,联系中国的实际,向人们提出不振作自强就会亡国灭种的警告。严复在按语中指出,植物、动物中都不乏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例子,人类亦然。人类竞争的胜负不在人数之多寡,而在其种其力之强弱。面对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严复尖锐指出,中国再也不能不看实际地妄自尊大,弄得不好,就会亡国灭种。《天演论》告诉人们亡国灭种的威胁,但又不是无所作为的悲观主义,它启示人们,虽然中国目前弱,但仍有挽救的办法,这就是强力竞争,通过努力,改变目前弱者的地位,变为强者。

材料三一个美国的民意调查显示,只有35%的美国人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有足够的科学依据,35%的人称进化论证据不足,29%的人表示知道得太少。而更让科学家感到惊讶的是45%的美国人认为现代人是上帝创造出来的。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物种起源》出版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严复翻译《天演论》的背景及目的。

(3)如何看待材料三中今日美国人对待进化论的态度?

17-18高二上·吉林·期中
知识点:生物进化论的形成严复与《天演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齐民要术》正文分成1092篇,11万字。书中援引古籍近200种,所引《氾胜之书》《四民月令》等现已失传的汉晋重要农书。书前有自序、杂说各一篇,其中的序广泛摘引圣君贤相、有识之士等注重农业的事例及由于注重农业而取得的显著成效。收录1500年前中国农艺、园艺、造林、蚕桑、畜牧、兽医、配种、酿造、烹饪、储备,以及治荒的方法,把农副产品的加工(如酿造)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产等形形色色的内容都囊括在内。

——摘编自《农耕饮食文化讲堂》

材料二   《物种起源》从大结构上来看,全书可分3个部分。第1部分是全书的主体及核心。在此,达尔文首先提出的是随机变异自然选择学说,标志着自然选择学说的建立;第2部分,达尔文设想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给进化学说提出了质疑,并做出针对性解释;第3部分,达尔文用其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对生物界在地史演变、地理变迁、胚胎发育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令人信服的解释,使这一理论获得了进一步支撑。在书中他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遗传变异”等影响巨大的观点,并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是自然界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部著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部著作在内容上的不同,并分析它们的历史价值。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严复在《天演论》严复尖锐指出,中国再也不能不看实际地妄自尊大,一味大弹“夷夏轩轾”(轩轾xuanzhi本义:中国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老调,弄得不好,就会亡国灭种。《天演论》告诉人们亡国灭种的威胁,但又不是无所作为的悲观主义,它启示人们,中国(鸦片战争前后)虽弱,但仍有挽救的办法,这就是强力竞争,通过努力,改变弱者的地位,变为强者。梁启超说:他把历代帝王斥为“民贼”,认为“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呼吁要“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并且强调,这是维新变法中最为根本的问题。
——百度百科
材料二   陈独秀提倡启蒙运动,并不是仅仅在唤醒国人起来救中国于危亡之际,这固然是他的直接的目的,他的更长远的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封建纲常伦理的奴隶思想,把国人推进到自由、民主与科学的现代观念,从而为中国进入现代国家先进之林创造条件,这才是陈独秀发起启蒙运动的真正目的。——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
(1)材料一概括中国仁人志士的思想,并分析当时出现上述思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比孙中山走的更远”的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尽管达尔文的进化论从它产生以来就处于争论之中,但它深远的影响有目共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我以博物学者的身份参加贝格尔号皇家军舰航游世界时,我曾在南美洲看到有关生物的地理分布以及现存生物和古代生物的地质关系的某些事实,这些事实深深地打动了我

——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1859年)

材料二   达尔文主义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在政治上,各国的民族主义者认为好战的品质决定谁将在国际“生存斗争”中获胜。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俗的个人主义盛行的时期。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做出的任何干预。……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扩张的黄金时期,达尔文主义被用来为帝国主义辩护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天行者以物竞为功,而人治则以使物不竞为的。人治天行,不得同为天演

——赫胥黎《天演论•导言》

材料四   嗟夫!物类之生乳者至多,存者至寡,存亡之间,间不容发。其种愈下,其存弥难,此不仅物然而已……人俗图存,必用其人力心思,以与是妨生者为斗。负者日退,而胜者日昌

——严复《天演论•导言•复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条件。
(2)依据材料二,阐释达尔文进化论“与时代倾向相吻合”的含义。
(3)从材料三、四看,严复是否完全同意赫胥黎的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据此指出严复翻译《天演论》的特点及其目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