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6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腓特烈二世(1712~1786)是普鲁士国王。年轻时,读过许多启蒙思想家的著作,特别崇拜伏尔泰,与伏尔泰往来密切。1740年,腓特烈二世登基,首先发展普鲁士的军事力量,他要求部队不仅装备精良,而且训练有素,纪律森严。恩格斯曾经说腓特烈二世的军事组织是当时最好的,其余所有的欧洲政府都热心地仿效它。他在政治上致力于建立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在经济上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发展农业生产,修筑公路,开凿运河,建立银行,使普鲁士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腓特烈二世还热心于对外扩张。上台不久,他发动了西里西亚战争,打败奥地利。后来,与俄、奥两国瓜分了波兰,使普鲁士领土得到大大扩展。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腓特烈二世提倡科学和艺术,设立科学院,聘请具有启蒙思想的学者任职,发展教育事业。在历史上,他被称为“腓特烈大王”。

——摘编自王顺君《救世主还是恶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18世纪世界历史阶段特征,分析腓特烈二世改革的历史背景。
(2)结合材料分析腓特烈二世改革的性质及对普鲁士发展的积极影响。)
17-18高三上·福建三明·阶段练习
知识点:其他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欧洲的耶稣会士历经千辛,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当时的主体文化一儒学——程朱理学,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

——摘自《启蒙运动与中国儒家学说的关系》

材料二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是中国儒学在欧洲最有力的鼓吹者,他和他的“百科全书派”把中国儒学,作为反对神权统治下欧洲君主政治的思想武器;程朱理学——新儒学,成为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创立古典哲学的依据,并用以反对罗马教廷的启示神学;被称为“欧洲孔子”的魁奈以儒学为依据,开创了近代欧洲政治经济学的新纪元,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摘自《儒家学说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材料三   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

——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1)根据材料一合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形成100年的“中国文化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儒家学说被肯定的主要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