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材料二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材料三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

请回答:(1)材料一的言论与此后西方列强侵华之间有何关系?

(2)试对材料二马克思论述中的关键词进行解读

①“陈腐世界的代表”:;②“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

③“贱买贵卖的特权”:;④“对联式悲歌”:。

(3)材料三上述三个视角说明了什么道理?

17-18高一上·福建泉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秦代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有何特点?

材料二   自明代以来,浙江便作为了一个较为固定的行政区划。然自近代以来,作为鱼米之乡的浙江经历了较多的磨难。鸦片战争中,英国军队便曾攻陷定海、镇海、宁波。而在随后的近一个世纪中,浙江屡遭战火侵袭,与近代中国一起经历了民族的磨难。但近代的浙江也在磨难之中成长。

(2)作为省内的重要城市,杭州和宁波是最早被西方列强侵略的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杭州和宁波分别是在哪一不平等条约中沦为通商口岸的。通商口岸的开放给浙江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3)试对材料三马克思论述中的关键词进行解读:

①“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           

②“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指英国政府;

③“贱买贵卖的特权”是           

④“对联式悲歌”指           

中英鸦片贸易以及由此引起的两次鸦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马克思研究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材料。马克思认为,对外贸易、暴力战争与不平等条约的依次演进,是资本世界增值运动进程中的“三位一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十六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二 在这场决斗(指鸦片战争)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的悲歌。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
材料三 马克思在《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中指出:“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到底什么是自由贸易呢?这就是资本的自由,排除一些仍然阻碍着资本前进的民族障碍,只不过是让资本能充分地自由活动罢了。”因此,不平等条约的“不平等性”就体现在“英国垄断”前提的设置上,友好条约贩卖的东西正是剥削秩序。
——《鸦片贸易、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你如何理解“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十六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这句话?
(2)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对外贸易、暴力战争与不平等条约的依次演进,是资本世界增值运动进程中的‘三位一体’”这一观点进行论证。(要求史论结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