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变化

年份

英国人口(千人)

城市人口(千人)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

1751

7390

1657

22%

1801

10755

3488

32%

1851

20879

11194

54%

(依据赵煦《英国早期城市化研究》)


(1)阅读上表,概括1751~1851年英国人口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源。

材料二   某学者认为经济问题的解释要避免就经济论经济,孤立地看待经济问题的做法,经济与其他历史问题因素之间是紧密关联的,为此他引用了如下公式:经济事件(现象)=经济+政治+科技+思想


(2)请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公式中的经济因素与其他因素的联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6-17高一下·四川遂宁·期末
知识点: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秦汉时代至鸦片战争之前约二千年里,广州港的对外贸易几乎都居全国港口的中心地位,历久而不衰。1757年,乾隆皇帝颁布仅保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的上谕,清朝的对外贸易便锁定在广州十三行。这种情况在鸦片战争后发生了变化。外国商品的倾销打击了广州港腹地的手工业生产,使其逐步走向衰落。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贸易中心向上海转移,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在英国人为其掠夺性航运服务而建立的船坞工厂刺激下,1872年陈启沅在南海建立继昌隆缫丝厂。

——据邓大情《广州与上海:近代小说中的商业都会》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时期广州地区经济生活的变化,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材料二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20年代女工的地区和行业分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女工群体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某学者认为经济问题的解释要避免就经济论经济,孤立地看待经济问题的做法,经济与其他历史问题因素之间是紧密关联的,为此他引用了如下公式:

经济事件(现象)=政治+科技+资本+市场+思想


(3)请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任举一个经济现象,并运用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