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0

自古以来,城市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城市化问题也是影响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曲线(1700—1959年)

材料二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与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化代不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韧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摘自《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支配,城市的功能结构偏重于工业,呈现出工业型城市化。政府是城市化的主体,能通过各种措施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转移,同时可使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方式从农业中积累城市化、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建设资金。尤其是在前3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由9.05%上升到13.68%,平均年增长率为0.15%,而同期世界人口比重由28.2%上升到40%,年增长率达0.4%。

——摘编自《新中国城市化建设初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英城市化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城市化艰难发展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后30年内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16-17高一下·黑龙江大庆·阶段练习
知识点: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一个市镇机能转变的过渡时代。……原有以行政及军事机能为主的城镇,也逐渐蜕变转化为商业及贸易的重要据点,这种商业化的趋势,直到明清,传统的市镇均脱离了它的原始含义,而以商业机能为标准。……到15世纪末(尤其是明成化、弘治年间),出现了江南市镇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选自《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

材料二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曲线(1700~1859年)

材料三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与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化代不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韧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摘自《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至明清市镇机能的变化。试用史实说明这一变化对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中英城市化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城市化艰难发展的原因。

城市化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一个市镇机能转变的过渡时代。原有以行政及军事机能为主的城镇,也逐渐蜕变转化为商业及贸易的重要据点,这种商业化的趋势,直到明清,传统的市镇均脱离了它的原始含义,而以商业机能为标准。到15世纪末(尤其是明成化、弘治年间),出现了江南市镇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选自道客巴巴网《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至明清市镇机能的变化;试用史实说明这一变化对经济结构、文学形式、思想观念方面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曲线(1700—1859年)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主要经济因素。

材料三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与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化代不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韧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摘自《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中英城市近代化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何出现的这些不同?

材料四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斯蒂格里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可见,中国的经济发展显现的巨大作用已经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以工业化和城市化拉动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是海内外有目共睹的。其中,“城市化”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热门词汇之一。

——杨醉《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了怎样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什么样的城市化战略?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