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8

材料一孔子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百度·百科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的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

材料二“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对儒学看法的异同。

材料三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是毛泽东思想的一大特色。毛泽东思想与孔子学说有哪些契合点呢?……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立场是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核心理念和宗旨。……毛泽东历来重视对孔子教育思想和方法的继承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要让各个阶层的人都能接受教育。

——摘编自《贾陆英: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3)材料三中提及的毛泽东思想分别与孔子的哪些思想有契合?

15-16高二下·四川遂宁·期末
知识点:“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维新变法思想毛泽东思想的诞生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一 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
材料二: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和二,,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先秦时期中国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
(3)儒家思想在西汉和南宋两个朝代分别有什么新的发展?
(4)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原因是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