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为此,他主张“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摘编自金良年撰《孟子译注》

材料二明中叶以来,学术界“高谈性命”、“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等现象不断蔓延。黄宗羲以“求同存异”的方式评析明代学术。黄宗羲主张“学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乃不为迂儒”,同时他又将重视儒者的道德操守和经世能力判为具有正面意义的明代思想。

——摘编自史革新著《清代理学史》等

(1)材料一反映了孟子什么观点?根据材料一概括其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的思想与明代儒学的“求同存异”之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发展的特点。

16-17高一下·浙江金华·阶段练习
知识点:儒家黄宗羲的思想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古往今来,“经世”(治理国事)精神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特质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为此,他主张“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摘编自金良年撰《孟子译注》

材料二   明中叶以来,学术界“高谈性命”、“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等现象不断蔓延。黄宗羲以“求同存异”的方式评析明代学术。黄宗羲主张“学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乃不为迂儒”,同时他又将重视儒者的道德操守和经世能力判为具有正面意义的明代思想。

——摘编自史革新著《清代理学史》等

材料三   19世纪40年代~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代表及其经济思想

知识分子代表魏源(传统士大夫,近代初期改革派思想家)郑观应(从事洋务、自创企业、撰书立说)严复(早年留学英国,翻译亚当·斯密的《原富》等大量西方著作)
经济思想“语今日(鸦片战争后)缓本急标(同“末”)之法,则货先于食”。“习兵战,不如习商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要使国家富强,就要“利民”,“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

——摘编自吴慧主编《中国商业通史(第五卷)》


(1)孟子主张君王要“施仁政”。根据材料一概括其措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他提出上述主张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的思想与明代儒学的“求同存异”之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发展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概述近代知识分子为国家求“富强”在经济思想方面的认识轨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揭示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为国家求“富强”所显示出的精神特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