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5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1850年英国驻福州代理领事金执尔替两名英国传教士租赁南门内乌石山上神光寺2间房屋居住,得到候官县知县兴廉批准。当时闽浙总督规定只允许领事馆设在城内,其他外国侨民只能居住在城外。这时,退休官员林则徐联合福州地方士绅,写信质问兴廉和英国领事,要求强行驱逐传教士,而福建巡抚徐继畲则认为应劝说传教士自行搬到城外以平息此事。不久,在京的一些福建籍的官僚先后上书成丰皇帝,称福州为省会,不可让外国人居住城内,并指责徐继畲偏袒外人,丧失民心,有汉奸嫌疑。于是咸丰下旨,1851年初两名英国人被迫迁出神光寺,搬至鸟石山道山观英国翻译官住地,事件遂告平息。徐继畲因“身膺疆寄,抚驭之道,岂竞毫无主见,任令滋扰”的理由被革职。此即近代史上著名的“神先寺事件”。(注:中英双方关于“通商口岸”的范围一直有争议。)

——改编自《清史稿·卷四百二十二》


材料二徐继畲在回顾往昔岁月时说过:“在闽藩任内,偶著《瀛环志略》一书,甫经付梓,即腾谤议。……旋因夷人租屋一事坚守成见,不敢启衅边隅,遂致弹章迭上,万矢环攻。”这大约都是徐继畲始料所不及的:前者使他享誉后世,后者却令他至今仍被人称为“妥协投降”。

——袁伟时《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


(1)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比较林则徐和徐继畲在“神光寺事件”中对待传教士态度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试对徐继畲作一简要评价。
17-18高三上·重庆·期末
知识点:鸦片战争的影响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知人论世

如今我们评价徐继畲这位历史人物,往往以“开眼看世界”称许之,但若要“知人论世”,更需回到历史现场去理解其“开眼”之难能可贵。

徐继畲的“开眼看世界”

材料一   二百年全盛之国威,乃为七万里外之逆夷所困……兴言及此,令人发指背裂,泣下沾衣。

——徐继畲《致赵盘文明经谢石珊孝廉书》(1841年)

材料二   米利坚合众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战!

——徐继畲《瀛环志略》(1848年)

(1)材料一中,徐继畬写下“发指背裂,泣下沾衣”,最有可能是哪一事件引发的?(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材料二中反映了徐继畲怎样的思想?(多选)(     
A.肯定美国的总统制和民主共和制度
B.有了解中国以外的西方国家的意识
C.借抬高美国制度来贬低鸦片战争中侵华的英国
D.用中国传统既有概念加以解释西方制度体现了中西融合

时人眼中的徐继畲

材料三   1850年,福州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英国人得以依据《南京条约》及善后条款要求入城租地居住,引发中英神光寺交涉事件。当时如林则徐也作为福建本地人的立场,“倡议驱西商出城,贵公(注:徐继畲)畏葸(注:畏惧)”强烈要求时任巡抚的徐继畲强硬驱逐英国人,最后甚至活动北京的同乡官员上《奏参徐继畲办理神光寺畏蕙无方折》等加以围攻,批评其“夷人恃强构衅,大吏抚驭无方”,导致徐继畲被罢免。

——改编自刘贯文《徐继畲落职罢官考》(1995年)

材料四   现在学习天文算学之员,均系已成之材,汉文无不通晓,汉教习自可不设,但亦必须有群情宗仰之一人在彼指引开导,庶学者有所禀承,否则该馆只有洋人讲贯,而中国无师表之人……臣等公同商酌,惟有臣徐继畬老成望重,品德兼优,足为士林矜式(榜样),拟请旨饬派徐继畲作为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以专稽查而资表率。

——总理衙门大臣奏折(1867年)

材料五   前清道咸之际,海氛初煽,英人百计狡尝,当事者率狙于侈大,不能究厥底蕴,或失则激,往往有之。先生(注:徐继畲)莅闽久,务得其强弱胜负之所以然,而不为旦夕功,曲意咨访,随事防维,大要不轻启衅端……先生著《瀛环志略》,板藏同文馆罕行世,见者亦不之重(不重视),自东瀛(日本)翻本出,而坊肆乃流传殆遍,盖人心之好尚如此。

——阎锡山为徐继畲《松龛先生全集》所作序(1915年)

(3)材料三的史实,可以与材料四和材料五中哪一则相互印证?说明理由
(4)综合材料三至材料五、你认为徐继畲在他所处的时代所得到的评价是怎样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