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4 引用2 组卷38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历(唐代宗年号)七年,销千钱为铜六斤,铸器则斤得钱六百,故销铸者众,而钱益耗。大历十年,诏天下铸铜器,每器一斤,其直(值)不得过百六十,销钱者以盗铸论。然而,民间钱益少,缯帛价轻,州县禁钱不出境,商贾皆绝。……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轻装趋四方,合券(凭据)乃取之,号“飞钱”。
——摘自《新唐书.食货志》
材料二 (宋)太祖时,取唐代飞钱故事,许民入京师,于诸州便换……,许商人入钱左藏库,以诸州钱给之,而商旅先经三司投牒,乃输于库,所由司计一缗(古代计量单位)私刻二十。开宝三年,置便钱务,令商人入钱者诣务陈牒,即日辇至左藏库,给以券,仍敕诸州:凡商人赉(携带)卷至,当日给付,不得住滞,违者科罚。自是毋复停滞。
——摘自《新唐书.食货志》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飞钱”出现的原因。(不得直译或者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在“飞钱”汇兑方面新发展(不得直译或者摘抄原文)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飞钱”汇兑方面新发展的原因
15-16高一下·湖北孝感·期中
知识点:商业和城市的发展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社会经济方面出现的新现象,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材料一   元鼎四年,“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上林三官指中央统管铸钱的部门)。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

——摘自《史记·平准书》

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富民赀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今成都)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仁宗从其议。

——摘自《宋史·食货志》

材料二

文献中有关隋唐时期的新现象
《新唐书》
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唐会要》
(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其利。
《旧唐书》
田神功,冀州人也……至扬州(平定刘展叛乱),大掠百姓商人资产,郡内比屋发掘略遍,商胡波斯被杀者数千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秦半两钱与汉五铢钱的相同点,并指出宋代货币出现了什么新特点。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隋唐时期的经济新现象,并归纳这些现象出现的社会条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交子是世界上第一种由政府发行的纸币,它滥觞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出现的飞钱。当时一些商人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联号,用飞钱来代替通行的铜钱作为交换工具,减轻对铜钱的需求。《新唐书》记载:“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

——陈忠海《纸币在中国古代为何难以通行?》

材料二   晚清流通有银号、当铺、票号等民间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币,有官钱铺、官银局等地方官方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币;还有外国银行在中国发行或在境外发行后流入中国的纸币等。由于外国银行发行的纸币具有印刷方便、识别简单、支付便利等优点,因此中国也开始筹办新式银行并发行纸币。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成立,其发行的银元票和银两票成为中国最早的新式货币。1904年,户部银行成立,发行了三种纸币,其中的银元票流通额相当大,各种款项的收支一律通用,外国银行业也不拒绝兑换。1908年,户部银行改名为大清银行,规定:“大清银行有代国家发行纸币之权,……则例未颁之前,暂准市面发行通行银票”。

——郭彦玲《论晚清货币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飞钱”功能及作用,结合所学,概述宋至明代纸币在货币体系中地位的变迁。
(2)根据材料二,概述晚清新式纸币出现的经济背景,并指出其演变的趋势。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