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20
2013年11月9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将在本次会议上稳步推向前进。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在对外方面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国内经济则因过去的半殖民地性质,重工业极为落后和布局非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1953年以来的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探索,使中国迈出工业化第一步,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武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
材料二:有专家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步突破了一个“瓶颈期”,中国开始踩着历史的节奏,追赶世界经济潮流,每一步都没有落空,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1)材料一中的“经济建设”主要是指什么?并分析这一时期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30多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历史的节奏”“追赶世界潮流”的。试就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发展所占的“天时”因素举两例说明。
15-16高一下·江西抚州·期中
知识点:伟大的历史转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一五计划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代化”一词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科学词汇在报刊上被广泛运用,开始于1933年7月《申报月刊》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针对这一问题,编者明确写道:“须知今后中国……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方向进展,不特无以‘足兵’,抑且无以‘足食’。我们整个的民族,将难逃渐归淘汰,万劫不复的厄运。现在我们特地提出这近几十年来,尚无切实有效方法去应付的问题,作一回公开的讨论。”

——秦正为《萌动与选择: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走向》

材料二   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在工业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对外受到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的情况下,通过内部的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很快实现了工业化。50年代初期的中国在对外方面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国内经济则因过去的半殖民地性质,重工业极为落后和布局非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1953年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探索,党终于选择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武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

材料三   鉴于同“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联系在一起的错误政策,中国领导人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经济改革,推翻最初采取的一些政策,向外面的世界开放中国市场,鼓励外来投资和引进外国技术。过去的计划经济体系已经让位于以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来决定产量和价格,政府的作用仅局限于为市场经济提供稳定的竞争环境。中国日益接近全球经济超级大国这一地位。

——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出现现代化讨论热潮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选择了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历史背景?并指出“经济建设实践”是如何开展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又采取何种方式实现现代化?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因素?

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直接关系一个国家能否顺利地实现工业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英国和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并不一致(英国是在19世纪上半叶以工业革命为开端掀起工业化浪潮,美国则在19世纪末开始工业化),但是,两者的工业化的动力机制具有类似性,都是依靠市场方式自发推进工业发展,是在经济系统内生地实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变的。

戈尔巴乔夫仍然认为,斯大林时期实行的不依赖外国贷款和不等待靠发展轻工业为依托的重工业发展战略,是当时条件下的唯一可能的道路,“这是一个创举,它把群众革命热情当作经济发展合力”,“工业化一下子把国家提高到一个崭新水平”“这是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功勋。”

——人民网《全球工业化模式》

材料二:

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材料三: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美与苏联分别通过何种道路完成的工业化?

(2)材料二说明我国1953年开始的工业化道路和材料一中的哪种模式类似?材料二图片说明我国工业化建设中的什么运动?如何评价这一运动?

(3)根据材料三,指出从上世纪70到90年代,近30多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