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5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政制遽变,松解了政治对文化的刻板控制,造成了文化相对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尤其是为中国社会的价值重建工作提供了某些便利。袁世凯发布《崇孔伦常文》之后,康有为随之筹建孔教组织,并积极推广中国式宗教。这激起了新知识分子群体对价值重建问题的关注。然而,1915年前,一批新的思想家正在悄悄聚拢,更大的思想风暴已经临近。
材料二   然而,《新青年》同人显然无法解答:如果不进行社会改造,新道德、新人格、新价值又如何实现?整个新思想的实现,似乎愈来愈有赖于社会改造本身。《新青年》同人棘手的问题还不止于此。他们无一例外地把欧美当作人本主义、个性自由的典范,然而1918年大战结束后的欧洲却呈现出近世以来从未有过的衰败现象。不少思想大哲对中国的道家、儒家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种情况,带给梁启超、张君劢的是新保守主义的强化,而对《新青年》同人则意味着一种范式危机。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
(1)据材料一,指出“思想风暴”的兴起背景和主要使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青年》同人们面临的主要困境。这些困境又在中国思想界引起了哪些变化?
15-16高二下·吉林·阶段练习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丧失了独立发展的政治、经济基础,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各种政治势力及思想文化界围绕中西文化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学者丹尼尔·勒纳在“传统者”和“现代人”之间,设定了“过渡人”这个概念。……中 国的“过渡人”,一直在新、旧、中、西中摇摆不定。他一方面要扬弃传统的价值,因为它是落伍的;另一方面,他却极不情愿接受西方的价值,因为它是外国的。他强烈地希望中国能成为一个像西方的现代化工业国家,但同时他又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中国传统的文化。

——摘编自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


(1)以洋务运动为例,说明这一时期的“过渡人”在“新、旧、中、西”中摇摆不定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种“摇摆不定”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借重于古圣先王,在传统包袱沉重的中国、变化幅度最大的近代,演出最有声有色的现代剧,从而赢得人们的共鸣……这暴露了维新派受制于封建群体意识……维新派的所渭“中学”实为儒家思想 为主体的“旧学”……康有为等维新人士竭力装扮封建文化来为资产阶级的近代化变革运动提供理论依据,这本身就是一曲悲剧。

——黄达诚《试论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对中外文化的吸收和再创造》


(2)依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维新派处理中西方文化的方式在当时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这一角度,分析作者这一观点的片面性。
材料三   窃以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

——陈独秀在 1917 1 1 日写的《答吴又陵(孔教)》


(3)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应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阅读材料:

材料一   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化社会的转变;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材料二   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的近代化国家,中国是从19世纪开始进入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现代化过程的,西方世界的霸权威胁与文明示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启动要素,然而也应该看到,现代化的变迁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冲击-反映”的过程,对于中国来说,它既是古老的历史在新世纪的骤然断裂,又是这一历史在以往的传统中静悄悄的绵延。只是到了19世纪、20世纪,当西方的示范展示另一种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时,中国才对自身历史的内部挑战产生了一种多少是变化了的回应方式,太平天国的“平均主义”,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戊戌变法的“大同书”等等中都可以找到根据,这种回应方式离不开中国的历史传统。这样,中国历史的内部要素与西方文明示范效应叠加在一起,共同制约着中国现代化的反映类型与历史走向。

——陈达凯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近代化过程中的两种不同模式。概括中西方近代化在本质和手段上的相同之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演变,说明“中国历史的内部要素与西方文明示范效应叠加在一起,共同制约着中国现代化的反映类型与历史走向”。

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然而细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对一个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材料二古希腊存在民主制,与其特殊的社会结构有关。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批独立自由的城邦主权国,文化比较相近,存在松散的同盟关系。梭伦改革开启了这样一种观念:基于同意的统治取代了基于强制的统治,矗立于尖端之上的金字塔,又被安放于它的地基。

——据【英】克顿《自由与权力》等整理

(1)根据材料归纳“轴心时代”(约前800年—前200年)希腊人文主义和中国儒家思想的异同点。

(2)结合梭伦改革的措施,说明梭伦是如何推动“基于同意的统治取代基于强制的统治”的?指出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社会条件。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