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61
材料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部分)

——摘编自百度文库
(1)根据材料,概括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对象的特点。
2016·湖南永州·二模
知识点: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朝鲜核问题一直是困扰朝鲜半岛的重要问题,朝鲜不顾联合国的警告,多次进行核试验,严重威胁了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如何让核不扩散成为当今国际重大问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955年以来,中国咬紧牙关,不惜国力秘密研究原子武器。按陈毅元帅的话说:“中国人就是没有裤子穿,也要造出原子弹。”……在冷战环境下,是否拥有核武器,是大国最重要的标识。

——《大国脚印·1964年最具影响力事件》

材料二:秦山核电站


材料三:中国从1964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至今,40多年来有关核政策的表述始终如一。中国核政策的要素包括: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发展有限的报复打击能力;反对在国家领土外部署核武器;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其中不首先使用是核政策的核心。从中国核思维的奠基人毛泽东有关核武器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核武器是慑止核战争的手段,而不是打赢核战争的工具。

材料四:《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英语: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缩写NPT),简称《核不扩散条约》(英语:NuclearNon-Proliferation Treaty,缩写NNPT),1968年7月1日由英国、美国、苏联和其他59个国家缔结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现在大多数国家参加这项条约。1992年3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该公约。而没有签署这项条约的国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朝鲜已宣布退出。


(1)结合材料一分析,新中国为何“不惜国力秘密研究原子武器”?
(2)请简要评述中国核武器和核能发展的意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78年9月17日,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了《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这就是著名的“戴维营协议”。
《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规定: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居民在一个5年过渡期内实行“自治”,在那里将建立自治机构来取代以色列的军事统治机构,以色列取消设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军事机构。此外,将建立一支警察部队,其中可以有约旦人参加。以、约部队将参加联合巡逻。不得迟于过渡期开始后的第三年,埃、以、约及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居民选出的代表将以联合国安理会22号决议为基础举行谈判,以确定约旦河西岸和加沙的最后地位。在过渡期结束以前,以、约将缔结和约。
《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规定:埃、以将举行谈判,其目标是在这项纲要签字后的3个月内缔结和约。和约的各项条款将在条约签订后的2至3年之间执行。埃及在西奈半岛行使充分主权。以色列军队分两阶段撤退。以色列在阿里什、拉法、纳克卜角和沙姆沙伊赫附近留下的机场归埃及,作为民用。以色列船只可以在苏伊士湾、苏伊士运河、蒂朗海峡和亚喀巴湾自由通航。协议还规定了联合国部队驻扎的地方等。
作为旁证在条约上签名的卡特说,这证明“和平已经到来”,“我们终于迈出了和平的第一步,这是漫长而艰难的道路上的第一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戴维营协议”签署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戴维营协议”产生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