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9
历史发展中的城•城市•城市化,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时期我国古代城市快速发展,除都城长安和洛阳外,还“令天下县邑城”,城墙范围基本就是城市范围。城市街道纵横交错,宫室、官衙处于中心或制高点,太学或地方学校也是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有比较固定的居民区和市场,以及为统治者服务的手工作坊。
罗马帝国的城市广泛分布于各行省的中心,平原地区的城市呈方形,山区的城市因地形而建,城市外围建有城墙和防御堡垒。首都罗马和其他城市中有弯曲的道路、排水和引水管道,行政官署、神庙、剧院或露天剧场、公共浴场也是城市的必备,一些城市还有图书馆。民宅则分布在这些建筑的周围。城内既有在特定区域的大型集市,也有位于民居中的小店铺。
材料二 18世纪上半期,英国下院共有议员558名,选民总数约40万。其中,市镇选区的议员40人,代表选民10.1万,其他议员的身份为地主或乡绅。市镇选区的选举规则各异,有的规定持有特定的财产,有的规定只有市长、市政官等人才拥有选举权。1832年,新执政的辉格党借助选民的不满,通过了新的选举法。法案取消或缩减了人口较少市镇的议员名额,并把名额转给43个新市镇,新市镇中有28个是诸如曼彻斯特这样的棉、毛纺织等生产中心,使得这些市镇的议员达到65人;法案还规定所有市镇的选举资格是租有或拥有一处价值10英镑住处的成年男子。这次改革使选民从71.7万增加到220万。
材料三 19世纪中晚期,中国开始近代的城市化进程,截止到1949年,城市化率仅为10.6%。中国近代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

中国近代重要城市发展状况例举表
城市
状况
上海、天津、汉口、太原
因开埠,建立租界,开办工厂、银行和商店而扩大
石家庄、郑州、衡阳
随铁路、水路和公路的兴建和畅通而新兴或发展
抚顺、唐山、大冶
因煤、铜和铁等矿产资源的开采而兴起
北京(平)、西安、洛阳
历史悠久,格局变化不大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两汉与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发展状况的异同。
(2)阅读材料二,指出英国近代市镇在议会选举中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以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发展为主题,解读上述历史现象。
2016·北京西城·一模
知识点:明清的商业 宋朝以前市的发展与特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选举制度是人类组织社会生活需要的产物,作为一种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方式,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中就包含一种早期的选举制度,公元前594年,梭伦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法律改革,使“人民有了投票的权力,成为政府的主宰”。克里斯提尼进一步完善了雅典的选举制度,他将每个选区以抽签方式各选出50人组成500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执行机构。公元前四世纪,雅典的民主选举制度已经基本成熟。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法律规定,农村地区议员必须有年收入600英镑以上的地产,城市议员年收入必须在300英镑以上。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满2000人的56个“衰败地区”议席,另外31个人口在2000至4000之间的选区分别减少一个议席,空出的143个席位中,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1867年改革法案再次对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了大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它规定,在城市中凡拥有单独住宅的房主(不论其价值多少)和每年缴纳房租10镑以上的房客,只要在选区内居住一年以上都有选举权;在各郡,每年交纳地租12镑以上租佃者和每年收入5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都有选举权。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成年公民普选权终于真正得以实现。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等资料
材料三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
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
1979年,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2010年春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根据材料二,概述英国选举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指出人大代表选举办法有哪些变化。纵观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演变,简述新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了怎样的演变轨迹。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历史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长安城选建在宽阔的关中平原上,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城内的宫殿。贵族宅第,官署等建筑约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二,城内很少有公民公共设施。即使有大型的活动场所,也是为达官贵族和皇室服务的场所。城内的道路规整,布局与形制按照《周礼·考工记》进行设计营造。汉长安城的礼制建筑位于南郊,有宗庙、辟雍和社稷遗址等。统治中心位于中、南部,市场、民间手工作坊和阁里集中在城北。

——《城墙功能比较研究》

材料二   从明正德到清乾隆这段时间里,江南地区各州县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从宋代开始,由于这一地区人口密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产品的交换与流通日益频繁……明清之际出现的过剩人口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这一地区种植棉花和从事棉纺织业,就是以副养农,以副助农的一种选择……棉布生产中相对独立的行业,因为需要较大的生产规模,而吸引了大量的雇佣人员;棉布生产的最后工序,而吸引了布商的云集。这种生产与交换的相互配合,促成了江南市镇的成长壮大……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当时“秦晋布商皆住其家,门下客常数十人,为之设肆收买。”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巴黎……也配套建设了放射状的新道路,把火车站与商业中心连接起来,给人以一种处于新的秩序、清洁、高效和美观标准控制之下的印象。超过165公里的新街道宽敞、笔直,并配有人行道、排水系统、照明设备和新种植的树木,街旁点缀着纪念性的新教堂、市场和行政办公楼。私人建筑、公寓住宅增加了六倍,其精致优雅前所未见,既具有外貌的端庄,也具有内部的舒适,很快就在林荫大道两旁鳞次栉比地拔地而起。18421844年,恩格斯居住在曼彻斯特……曾这样描写曼彻斯特的工人居住区,“只要哪里还空得下一个角落,他们就在哪里盖起房子”,“空气由于成打的工厂烟冒着黑烟”而污浊沉闷,而且“一堆堆的垃圾。度弃物和令人作呕的脏东西不断地发散出臭味”,“街道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大部分没有铺砌,也没有污水沟”。

——据伯格多尔《1750—1890年的欧洲建筑》和梁远《近代英国工业城市规划演进研究(1848—1940)》改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汉长安城布局特点并分析影响其布局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原因。综合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功能的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近代城市化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古今中外城市的发展,具有地域和时代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作为天子、诸侯之都城,称为“国”。城内居民称为“国人”,城外居民称为“野人”;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供奉祖先的场所),立社稷(供奉土神和谷神的地方),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看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材料三:像伦敦这样的城市,就是逛上几个钟头也看不到它的尽头,而且也遇不到表明快接近开阔的田野的些许征象,——这样的城市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东西。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这样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他们把伦敦变成了全世界的商业首都,建造了巨大的船坞,并聚集了经常布满太(泰)晤士河的成千的船只。

——[德]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

材料四: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应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21年中国第一个市政厅——广州市政厅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城市化的开始。但是,中国城市化非常缓慢。……(到1949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只有10.6%。

——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

材料五: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固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而造成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导致就业机会不足,造成城市中贫富差距拉大。由于贫富悬殊过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出来。同时,过度的人口膨胀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许多城市出现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供水困难。……城市化的畸形化,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宁克平《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比较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异同。分析两者不同特点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伦敦发生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兴起和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
(4)参考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城市化进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