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4 引用5 组卷9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昌起义爆发时,传教士感到非常震惊,但他们很快认识到“这里正在进行一场革命”,“结局以惊人的速度来临,说明了满族统治基础的腐朽和中国人民的高尚、有秩序,从来没有一场如此宏大的革命如此迅速、平和地完成”,他们进一步指出:“整个世界都惊讶于中国能够开始并完成一场理性的革命,其流血之少,在任何东方国家中从未有过”。在众多传教士眼中,“伟大的中国革命”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意义,“(对中国来讲),一次性彻底完成破坏的工作,不管转变怎样跌跌撞撞,不管进步是怎样不确定,确信无疑的是中国不可能回到之前的情形了。”

——据朱英等著《民间社会对辛亥革命的记忆与诠释》

材料二   新中国官方纪念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主要领导人讲话《人民日报》社论标题
1961年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家和杰出的民主主义者”。《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
1981年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胡耀邦:“共同纪念这个光荣的节日,尤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在目前时期我们的内外任务……就是:实现四化建设、保卫世界和平、完成统一大业。”《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
1991年国家主席杨尚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自己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十二年间,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的十多年里,我国的现代化事业获得了巨大进步。”《继往开来、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
200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国人民正朝着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重要时刻,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
201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注:1951年和1971年因特殊历史背景,未举行纪念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带给传教士的印象,说明“中国不可能回到之前的情形”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官方举行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特点,分析说明举行这些纪念活动的原因。
15-16高三下·河南三门峡·阶段练习
知识点:辛亥革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上海一栋小洋楼)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袁刚《国会与辛亥革命》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中国官方纪念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
主要领导人讲话
《人民日报》社论标题
1981年
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胡耀邦:“共同纪念这个光荣的节日,尤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在目前时期我们的内外任务……就是:实现四化建设、保卫世界和平、完成统一大业。”
《统一祖国、振兴中华一 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
1991年
国家主席杨尚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自己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十二年间, 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的十里,我国的现代化事业获得了巨大进步。”
《继往开来、振兴中华一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
2001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国 人民正朝着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 略目标迈进的重要时刻,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
2011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孙中山 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 共同奋斗——纪念辛亥革 命100周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官方举行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特点,并分析举行这些纪念活动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多次在北京举办辛亥革命纪念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次   举行大规模辛亥革命纪念是在1961年。国家主席刘少奇和各方面领导人出席了会议。政协主席周恩来主持会议,并致开会词。周恩来在讲话中肯定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第二次   举行大规模辛亥革命纪念是1981年。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参加过辛亥革命和在孙中山先生身边工作过的人士、华侨和港澳同胞、外国友人等出席会议。胡耀邦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特别指出,对于孙中山先生的崇敬和怀念,至今仍然是把中国大陆和台湾联系在一起的强大的精神纽带。

第三次   举行大规模辛亥革命纪念是199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家主席杨尚昆等出席了会议。杨尚昆在讲话中指出:在中华民族振兴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辛亥革命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也是孙中山先生的遗愿。

——摘自张海鹏《50年来中国大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评价》

第四次   举行大规模辛亥革命纪念是2011年。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说,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第五次   举行大规模辛亥革命纪念是2021年。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和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摘编自新华网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谈谈你对国家纪念辛亥革命的理解。
(2)按照材料的研究角度及所学知识,评价辛亥革命。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