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7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学术,超汉越宋。论者至欲特立“清学”之名,而文学并重,亦足於汉、唐、宋、明以外别树一宗,呜呼盛已!明末文衰甚矣!清运既兴,文气亦随之而一振。谦益归命,以诗文雄於时,足负起衰之责;而魏、侯、申、吴,山林遗逸,隐与推移,亦开风气之先。康、乾盛治,文教大昌。圣主贤臣,莫不以提倡文化为己任。师儒崛起,尤盛一时。
——引自《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
材料二:(顾炎武)生平精力绝人,自少至老,无一刻离书。所至之地,以二骡二马栽书,过边塞亭障,呼老兵卒询曲折,有与平日。所闻不合,即发书对勘;或平原大野,则於鞍上默诵诸经注疏。……炎武之学,大抵主於敛华就实。凡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考正得失,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百二十卷;别有肇域志一编,则考索之馀,合图经而成者。
——引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八》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康乾盛世时,清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推行的政策。
(2)依据材料二所述,指出顾炎武的学风有何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学风从正反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哪些特点。
16-17高三上·宁夏银川·阶段练习
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经世致用的思想为明清之际思想家所提出,对近现代思想解放起到重要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卷九《守令》

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凡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考正得失,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百二十卷;别有《肇域志》一编,则考索之余,合图经而成者。

——《清史稿》卷四八•《儒林二•顾炎武》

材料二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辩。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而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钞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材料三夫利用厚生,崇实际而薄虚玄,本吾国初民之俗;而今日之社会制度,人心思想,悉自周、汉两代而来……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无一不与社会现实背道而驰。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

——陈独秀《敬告青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的政治主张和治学理念并予以简要评价。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此等论调”指的是什么。阐述“此等论调”与“民权共和之说”的关系。

(3)材料三中“改弦而更张”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思想解放的历史趋势

文化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影响着社会政治和经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城市与生活生活与观念

材料三宋明理学又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具有浓厚宗教性的“礼”与统治者所宣扬的“天命信仰”、“王权神授”相结合,同时也就上升为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从精神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官方意识形态

——《略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治”秩序》

材料四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

(2)分析说明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3)材料三中的宋明理学家是如何解释“礼”的?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4)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四,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又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