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52
近代社会的民主和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达尔文主义是关于生物进化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人们把其基本内容归纳为“生存竞争、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几句话。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将达尔文学说硬性引入人类社会,用生物进化规律解释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及一切社会现象。……严复在《天演论》中向指出:世界乃一大竞争场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天演之规律。中国之所以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就在于遇到了“智、德、力”均强于我的西方列强的挑战。中国再也不能妄自尊大,侈谈什么“夷夏之辨”了,必须“与天争胜”,经过自己的努力以求“人治日新”,在“智、德、力”方面赶上并超过西方列强,以“人为淘汰”避免“自然淘汰”,从而使国家不亡、种族不灭。
材料二:康有为把几十年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完全视作国际生存竞争,并说“吾既自居于弱味,安能禁人之兼攻?吾既自即于灭亡,安能怨人不取侮?”
——摘编自白云涛《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输入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1)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相关因素。
(2)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社会达尔文主义对中国近代民主实践的影响。
15-16高三·广东佛山·阶段练习
知识点:维新变法思想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前将其名为《天演论》……“自此进化论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进化论思想从传入中国开始,就被带上浓重的政治色彩。加上19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的民族与社会危机,使中国人越来越推崇进化思想,将之视为社会的普遍“公理”。梁启超在他的《自由书-豪杰之公脑》中就说:“生存竞争,天下万物之公理也,既竞争争,则优者必胜,劣者必败,此又有生以来不可避之公例也。”这种思想僵化了人们的思维,进化历史观的单向进步发展思维,也使得中国人更加热烈地追求未来的理想社会。

——摘编自赵静《“五四”前后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内容及其影响》

材料二   在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之后,斯宾塞提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社会可以和生物有机体相比拟,社会与其成员的关系有如生物个体与其细胞的关系。根据自然界“食物链”现象提出“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并以此解释社会现象。社会达尔文主义曾在欧洲的一些社会圈子里——特别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知识分子之间——广泛流传。在国际政治上,各帝国之间的竞争鼓励了军事化和对世界依照殖民势力范围进行划分。当时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解读更侧重于物种间的竞争而非合作。社会达尔文主义可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纳粹德国的领土扩张和种族灭绝政策有重要影响。

——据《全球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思想传入中国的背景和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德两国进化论传播的异同。
进化演变
材料一:自达尔文.赫胥黎等以生物学为根据,创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之说,其影响延及于世间一切之社会,一切之事业,举人世间所有事,无能逃出其公例之外者。
——杨度《金铁主义说》
材料二:严复指出所谓“物竞”就是生存竞争,所谓“天择”就是自然淘汰。“种与种争,群与群斗”其结果总是“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在严复看来这种自然规律也同样支配着人类社会“动植如此,民人亦然。”
——王晓明《西方进化论与近代中国社会》
材料三:不佞垂老,亲见脂那(支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
——严复《与熊纯如书》
材料四:英国学者最早将进化论推广到人类社会,认为竞争能够创造出最优秀的社会和最优秀的人,穷人是无法适应竞争环境的,最好任其死掉。德国学者认为,不同种族为生存空间而斗争,成功的种族必将扩大其生存空间。美国学者认为,达尔文的新方法解释了现实世界中“合适”的白种人自然地凌驾于其他“退化”了的有色人种之上的现象。
(1)请列举发生在20世纪初中国文化界的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材料三作于何时?此时,严复为何深感失望?
(3)结合材料四与所学知识,概括三国学者对“进化论”认识的不同点。其共同的本质是什么?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进化论”认识的看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