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221
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还是一场道德伦理革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宣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二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利已心。一则发达利己之心,实为完成人道主义之根本。人道主义其鹄的,利己主义其经程也;(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
——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
材料二 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白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倘于政治否认专制,于家族社会仍保守!日有之特权,则法律上权利平等、经济上独立生产之原则,破坏无余,焉有并行之余地?
——陈独秀《吾人之最后觉醒》
材料三 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 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 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宵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
——陈独秀《 青年的误会》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所说的“旧道德观念”的内涵。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道德标准”包含哪些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的主要思想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观点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直接原因。
(3)材料二中陈独秀列举的“青年的误会”与新文化运动有怎样的关系?综合上述材料.试分析这场道德伦理革命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14-15高二上·江苏扬州·期末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时间

主要活动

1867年

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1871年

在“建威”“扬武”舰实习

1877年

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

1879年

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8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

189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材料三 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利己心;(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

——摘编自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作者所说的“旧道德观念”指的是什么。作者所提出的“新道德标准”的思想来源又是什么?

材料四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4)根据材料四,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说明“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原因。

材料五 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

——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


(5)根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利己心;(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

——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   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

——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


(1)据材料一,作者所说的“旧道德观念”指的是什么?作者所提出的“新道德标准”的思想来源又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说明“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原因。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