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202
【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决定》划时代的贡献,是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而这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所不能做到的。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10月)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今年初重要谈话进一步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10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4-15高三下·福建漳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危机孕育转机,创新推动发展】

材料一   商品交换是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杠杆。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耕作技术……列宁曾经指出:“不怕租出格罗兹内的四分之一和巴库的四分之一(格罗兹内和巴为俄国重要产油区),我们就利用它来使其余的四分之三赶上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经济问题决议汇编》

材料二   从罗斯福以“新政”为纲领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对其一直有两种极端评价:一种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另一种比较激进的观点则认为罗斯福的改革不够彻底……他们希望通过“新政”,罗斯福不仅能解决美国当前的危机,更能解决诸如阶级、贫困、种族等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

——伯恩斯《罗斯福:狮子与狐狸》

材料三   特别是邓小平同志今年初重要讲话进一步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认识上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和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并进一步说明邓小平与列宁对于“市场”在认识上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创新之处、并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三位历史人物留给后人的启示,
关于计划与市场的争论深深影响了中国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愧消灭一切剥削。”
——列宁1906年《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
材料二 “……工作制度中出现的主要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一个后果是,因为市场调节受到限制,而计划又只能对大路货、主要品种作出计划数字,因此生产不能丰富多彩,人民所需日用品十分单调;另一个后果是,忽视价值规律,思想上没有利润这个概念.这是大少爷办经济,不是企业家办经济……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1)计划经济部分;(2)市场调节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部分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
——陈云1979年《计划与市场问题》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又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走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材料四 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史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宁要用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采取哪些措施模仿这一模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云认为我们经济工作的缺点和后果?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我国采取哪些措施改进经济工作。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这一讲话在当时所起的思想和实践效果。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谈谈你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