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323
民生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摘自《论语·季氏》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民生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该观点的原因。
材料二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道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摘自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关于民生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
材料三        实践证明,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
——摘自2014年《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新举措。概括它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关系。
14-15高三·福建莆田·阶段练习
知识点: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孙中山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从古至今,政府与社会精英对于社会和谐的思考或实践从未中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

材料二   秦汉以来,地主侵占土地主要以“势”夺之,并与佃农形成了一种主从、良贱的关系.到明清时期,更多的土地兼并以经济手段实现,当时缙绅富商积累的巨额资金,最有利的出路即“唯是买田广土”.在土地经营活动中,雇工虽得到了更多的使用,但多数地主仍选择租佃方式.在这种关系下,“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佃农也有了一定的承退佃自由.􀆻􀆻取得佃权的农户可以将土地转租他人,地主不得干涉佃权转让.

——摘编自耿元骊《帝制时代中国土地制度研究》

材料三   孙中山始终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为最高理想,毕生致力于此.他的“大同”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民生主义”主张里.在他看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

——刘雅丽《略论孙中山的大同思想、道德观与和谐社会》

材料四   实践证明,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

——2014年《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观点,并指出孔子思想观点的政治意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土地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来源,并简评孙中山“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观点.
(4)根据材料四,指出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新举措,并概括它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道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二   关于工资,最近决定增加一些,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距离……我们统购农产品是按照正常的价格,农民并不吃亏,而且收购的价格还逐步有所增长。我们在向农民供应工业品方面,采取薄利多销、稳定物价或适当降价的政策,在向缺粮区农民供应粮食方面,一般略有补贴。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就这种地区的具体情况来看,实行包产到户,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必要的措施。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

——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关于民生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处理民生问题的办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该观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共中央在民生方面的举措,并指出与材料一、二的关系。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全国各地出现了农民土地承包权分散、土地经营规模偏小等情况。2004年,国务院须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此后在广东、天津等地开始了局部试验。201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四部分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中作了阐述。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正式推行农村土地流转新政策。即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用途的前提下,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保护农民的权益,坚持“自题、有偿、依法”的原别……土地流转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将再次极大地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全而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持续不断的强大动力。

——摘编自2017年农业部《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纪之初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纪之初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主要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