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5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所著,苏世军、周宇翻译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书中,我国古代有七人入选。孔子、老子、孟子是其中的三位。
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 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
材料三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
材料四 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五 北宋大学问家、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回答:
(1)从材料一中三人中选择你最了解的一个,谈谈其入选《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的理由。
(2)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3)据材料四,指出理学被统治者列为科举考试重要内容的原因。
(4)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理学思想对古代文人人格追求的影响?
14-15高二上·贵州黔东南·期中
知识点: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所著,苏世军、周宇翻译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书中,我国古代有七人入选。以下是其中的三位:



(1)从以上三人中选择你最了解的一位,简要说明其入选《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的理由。

材料二   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帝王之将兴,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

——董仲舒《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2)材料二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观点?儒家思想在哪一朝代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

材料四   夫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


(3)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

材料五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日:“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日知录》卷一三《正始》


(4)材料五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哪位思想家?后人将上述思想归纳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
(2) 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
(3) 结合前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董仲舒和朱熹思想对儒学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4) 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荀况《荀子·性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孟子、荀子在人性观问题上的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扩展人的善性,他们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解决途径?
材料三 北宋大学问家、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材料四 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五 明末李贽对理学大加鞭挞,他讽刺理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欲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
请回答: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理学是怎样形成的?据材料四分析理学成为科举考试重要内容的原因。
(4)据材料五,概括李贽对理学批判的主要思想观点。
(5)据材料三、四、五分析理学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