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3 组卷380
19世纪末,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夺世界霸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林,1917年1月19日,德国外交大臣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的密令:2月初我们将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尽管如此,我们仍希望美国保持中立。如果这个计划不成功,我们将在下列基础上与墨西哥结成同盟:我们将一起发动战争并一起走向和平…相信墨西哥一直想收复在新墨西哥州、德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的领土。
材料二:美国在欧洲受挫,但它的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它的目光自然转向世界其他地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英俄矛盾一度是主要矛盾,战后美日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了。1919年11月,略奇等美国参议员公开声明,其要点是“中国不已本国领土或沿海之无论何处,割让或租借于无论何国”。 “中国赞同所称门户开放主义,并实行中华民国各地方,无有例外”。中国代表的表态得到美国的赞许。
材料三: 漫画《坍塌的桥》

材料四: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一本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言: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迟早将会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于1917年卷入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对山东问题的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的“空缺”产生什么影响?
(4)人们对材料中“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各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理解为“战争结束了,和平已经来临”;有人理解为“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拉开了序幕”。你同意哪种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10-11高二下·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十九世纪末,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夺世界霸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柏林,1917年1月19日,德国外交大臣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的密令:2月初我们将实施无限制潜水艇战。尽管如此,我们仍希望美国保持中立。如果这个计划不成功。我们将在下列基础上与墨西哥结成同盟:我们将一起发动战争并一起走向和平……相信墨西哥一直想收复在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的领土……绝不容情的潜水艇战争将迫使美国在几个月内投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于1917年卷入战争的原因。
材料二:在1921年到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与英国采取一致步骤,用斡旋的方式促成中日两国关于山东纠纷的解决。……
在华盛顿会议中,日本与中国的代表会同英国与美国的观察者曾考虑这个问题。这些直接谈判的结果,中日两国于1922年2月4日签订一个条约。规定山东的全部主权交还给中国,胶济铁路由中国向日本银行家借款赎回,借款为期十五年,……
——(美)《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山东问题最后得以解决的原因。
材料三:

(3)材料三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美国的“空缺”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美国政府请求日本政府实践其业已声明关于门户开放及不干涉美霸权利之保证,采取迅速有效措施:
(一)停止日本在中国占领区内强制施行的有歧视性的外汇管制与他种措施。这种措施之施行,直接或间接地歧视了美国贸易和企业;
(二)停止任何剥夺美国人民在华从事任何合法贸易或工业之权利的独占或优先制度,……[
(三)停止在华的日本当局对于美国财产及他种权利的干扰,……
——(美)《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1938年l0月6日)
(4)根据材料四回答: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日政策的特点。
(5)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一战前后美国对欧洲和远东(亚太地区)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顾维钧发完言后,威尔逊和兰辛、势合乔治与贝尔福到中国代表团处表示祝贺,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声明受到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但是形势很快就起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说,如和会不同意日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也要仿效意大利,退出和会,不加入国际联盟。原来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势力过于强大的威尔逊为了保住国联计划,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在山东问题上向日本让步。4月22日,“三巨头”会议召中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可以看到现在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他们明确要求中国对日本做出让步。
材料二 美国在欧洲受挫,但它的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它的目光自然转向世界其他地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英俄矛盾一度是主要矛盾,战后美日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了。1919年11月,咯奇等美国参议员公开声明,其要点是“中国不以本国领土或沿海地之无论何处,割让或租借于无论何国”。“中国既赞同所称门户开放主义,并实行中华民国各地方,无有例外”。中国代表的表态得到了美国的赞许。
材料三 1922年2月4日,中日签署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款》及《附件》。条约规定:“日本应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同时,中国政府亦声明胶州德国旧租借地全部开商埠,外国人在德国旧租借区既得权无论在德国租借时或日本军事占领时经合法、公道取得者,应尊重之。”
——摘自《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①依据材料一指出山东问题的实质。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这一问题产生的过程。
②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对山东问题的变化的原因。
③对材料三中山东问题的方案,你如何看待?
④通过山东问题的产生及解决过程,你得出哪些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顾维钧发完言后,威尔逊和兰辛、势合乔治与贝尔福到中国代表团处表示祝贺,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声明受到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但是形势很快就起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说,如和会不同意日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也要仿效意大利,退出和会,不加入国际联盟。原来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势力过于强大的威尔逊为了保住国联计划,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在山东问题上向日本让步。4月22日,“三巨头”会议召中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可以看到现在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他们明确要求中国对日本做出让步。
材料二 美国在欧洲受挫,但它的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它的目光自然转向世界其他地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英俄矛盾一度是主要矛盾,战后美日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了。1919年11月,咯奇等美国参议员公开声明,其要点是“中国不以本国领土或沿海地之无论何处,割让或租借于无论何国”。“中国既赞同所称门户开放主义,并实行中华民国各地方,无有例外”。中国代表的表态得到了美国的赞许。
材料三 1922年2月4日,中日签署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款》及《附件》。条约规定:“日本应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同时,中国政府亦声明胶州德国旧租借地全部开商埠,外国人在德国旧租借区既得权无论在德国租借时或日本军事占领时经合法、公道取得者,应尊重之。”
——摘自《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①依据材料一指出山东问题的实质。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这一问题产生的过程。
②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对山东问题的变化的原因。
③对材料三中山东问题的方案,你如何看待?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