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题-概括分析题 0.4 引用1 组卷4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并指出其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三个所谓的宋代“革命”进行举例说明。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材料一 楚越之地 (长江流域及江南一带),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果隋嬴蛤,不待贾 (商人) 而足,地势饶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兵革勿用,民不外劳,役务宽简,氓庶 (百姓) 繁育。至余粮栖亩,户不业阖,盖东南之极也。自晋氏流迁,迄于太元 (年号,376~396) 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 (战乱),区域之内晏如此。……自此以至于大明 (年号。457~465) 之际,年逾六纪,民户繁育……良田亦数十万顷,亩值一金……鱼盐杞梓之利,充轫八方; 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两宋三百年在经济、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宋代的经济,国内外学者认为发生了所谓的“绿色革命”、“商业革命”“货币革命”、“城市革命”、“信息革命”、“科技革命”等。虽然称“革命”并不合适,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突出进步。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的再认识》
材料四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 (白银) 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1)材料一反映的生产方式是什么?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从西汉到南朝江南经济最主要的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并指出其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三个所谓的宋代“革命”进行举例说明。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4-25高一上·天津南开·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