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81
【翻译的历史】

材料   东汉至唐宋期间,翻译的著作以佛经为主。从汉代开始,印度的佛教文化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翻译家们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借助西方外来语创造了“唯心”“彼岸”“刹那”“姻缘”等全新的词汇。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去印度求经,17年后回国,带回佛经657部。玄奘主持了更大规模的译场,用19年时间译经751335卷。此外,他还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语,是第一个把汉语著作介绍到国外去的中国人。

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明末徐光启与传教士利玛窦主持翻译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著作掀起了译书的高潮。徐光启在《几何原本》中引入了西方几何学概念中的“点、线、面、直角、曲线”等专有名词,将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理论与几何学相融合。徐光启与传教士熊三拔合译《泰西水法》,介绍了西方农耕、种植业技巧。传教士邓玉涵编译《泰西人身说概》和罗雅各编译《人身图说》,将西方先进的人身解剖学引入中国。

1842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指出“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提出开设外语翻译学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与列强交涉的语言障碍,再一次促使清廷官员重视翻译人才的培养。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立。中国近代翻译家翻译了许多西方知名的政治思想和文学著作。严复根据英国哲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而翻译了《天演论》:林纾翻译了《巴黎茶花女遗事》。一些介绍西方历史、法律的著作,诸如《万国公法》《公法千章》《西洋史撮》等开始出现。

——摘编自欧阳丁《从中国翻译史看中国译者地位的变迁》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相关论点,运用中外史实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楚,史论结合)
2024·湖北·三模
知识点: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翻译活动

材料一   从周朝的翻译活动算起直至五四运动前为止的近3000年间,我国翻译活动经历了3次高潮。

第一次翻译高潮是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东汉到唐宋时期大量印度梵文佛经被翻译成中文,使印度的佛教和文化开始大规模地传入中国,对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等产生深刻影响。

明末清初,许多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不仅带来了西方的宗教,还带来了西方的科学,由此引发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二次翻译高潮,即明末清初的以科技翻译为主的翻译活动。

第三次翻译高潮是鸦片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的西方科学、政治思想和文学作品翻译。这个阶段李鸿章设立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翻译了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严复、梁启超、林纾等翻译家译介了西方政治思想、科学方法的著作和西方文学著作。

——摘编自张永中《论中国历史上翻译高潮产生的成果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1978—1990年,全国年均出版翻译作品2192种;1995—2003年,年均出版翻译作品超过1万种;2003年至今,出版翻译作品已超过数十万种。在积极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中国的翻译家也将中国的优秀作品译成外文。2011年中译外第一次在比重上超过了外译中,使中国翻译市场从输入型为主转变为输出型为主。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增加比较快的一个突出领域是中国的时政类信息,包括领导人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文版刚一面世,就有16个国家的出版机构签约翻译出版非通用语种版本。

——摘编自黄友义《服务改革开放40年,翻译实践与翻译教育迎来转型发展的新时代》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三次翻译高潮的影响。
(2)概括材料二中翻译活动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纵观人类翻译史,可以说它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产生影响力的历史。从周朝的翻译活动算起直至"五四"运动时为止的近3000年间,翻译活动经历了三次高潮。

材料一   第一次翻译高潮是东汉至唐宋时期。丝绸之路开通后,梵文佛经逐渐被大规模翻译成中文。译经过程中,创造了许多新的汉语词汇,例如∶唯心、本质、因果、意识、世界、五体投地、心花怒放等等,也使儒学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第二次翻译高潮在明末清初。新航路开辟以后,罗马天主教廷派遣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翻译的书籍包括了一些西方科技类著作,如徐光启与传教士合译的《几何原本》等书,其中的《泰西水法》,对中国农田水利灌溉方法和工具的改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张永中《论中国历史上翻译高潮产生的成果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1865年李鸿章设立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翻译了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严复从1894起,先后翻译了《天演论》等10余部著作,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20世纪初,全国出版机构近170家,其中《新青年》杂志社拥有许多译者,如陈独秀、胡适、周作人等,从事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改造旧文学,建立新文学。从1918年开始,《新青年》杂志关注俄国和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

——据付胤《论五四时期翻译文学的繁荣》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翻译事业迅速发展。人们大量翻译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经济管理和文化艺术文献。同时"中译外"的工作量逐渐加大,四大名著的英文版陆续出版,莫言等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北京奥运会之前,北京市政府在全国率先统一公示语的外文翻译。

——据黄友义《40年见证两轮翻译高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至唐宋时期"与"明末清初"的翻译高潮有何区别?并指出这两次翻译高潮对古代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至民国初年,中国翻译事业繁荣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翻译事业发展的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