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4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国人出国侨居者益增多,其目的地多为日本、南亚及东南亚。尤其在“隆庆开关”后,沿海人民相率出洋。而16世纪以来,西方殖民者在东南亚的殖民开发,也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海外移民的推力。至清朝,华商船舶运载国人出国规模逐渐扩大,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曾上奏道:“数省内地,积年贫穷……(贩洋贸易船只)多载人民,深有可虑。”运载和安置移民则是华商网络规范经营的组成部分。新来者有人接待并协助寻找生计,遍布各地的华人社区的甲必丹(侨领)负有此项使命。移民华人多与当地人结婚生子,并将制陶、造纸等技术带到南洋,甚至出现华人创办的陶厂和船厂。18世纪30年代,陈伦炯曾记录道:“中国人在彼(雅加达)经商耕种者甚多……人口浩盛,住此地何啻十余万”。

——摘编自庄国土《论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四次大潮》

材料二: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经济元气大伤,危害最烈的莫过于沿海地区,大批过剩的劳动者沦为无产者。与此同时,西方开拓海外殖民地,如澳洲、美洲等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人口众多、劳动力廉价的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目标,并迫使清政府在《北京条约》中承诺:“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法)国船只,毫无禁阻。”在招工公所的强迫与欺骗下,华工领着一笔预付薪酬踏上了海外之旅,因为这些华工均有契约在身,故被称为契约劳工。与此相伴而生的名词还有苦力贸易、负债劳工和猪仔贸易。

——摘编自朱国宏《近代中国大规模的国际迁移:1840~1949》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掀起新一轮的海外移民大潮。台湾是最早大规模派出留学生的地区。截至2000年,在美台胞的52.9万人中,留学移民占41.3%,工作移民占30%。中国大陆大规模派遣留学生虽迟,但增速快,在2006年已超百万人,并成为中国人移民国外的主要渠道之一,其中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滞留率长期居高不下。据统计,2008年,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新移民规模达1040万,其中以北美地区最为集中,约275万;欧洲(含俄罗斯),约190万,大洋洲、日本、新加坡和韩国共超200万。随着中国资本、产业和商品进入东南亚,云贵川湘的海外移民群体也快速增加;北方及内陆省份利用各种途径出国务工的现象也日益增多。此外,《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2)》指出:中国大陆个人资产超过1亿元的企业主中,有27%已移民,47%正在考虑移民;个人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人群中,近60%已完成投资移民或有相关考虑。

——摘编自庄国土《全球化时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新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清时期华人移民东南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与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不同。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代我国移民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现代中国海外移民潮的影响。
23-24高二下·山西运城·期中
知识点: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侨批(闽南方言中称信为“批”)是海外华侨寄回家乡附带汇款的家书及回文。侨批盛行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目前整理约有16万件。2013年侨批档案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

材料一   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经济元气大伤,危害最烈的莫过于沿海地区,大批过剩的劳动者沦为无产者。与此同时,西方开拓海外殖民地,如澳洲、美洲等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人口众多、劳动力廉价的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目标,并迫使清政府在《北京条约》中承诺:“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笑(法)国船只,毫无禁阻。”在招工公所的强迫与欺骗下,华工领着一笔预付薪酬踏上了海外之旅,因为这些华工均有契约在身,故被称为契约劳工。与此相伴而生的名词还有苦力贸易、负债劳工和猪仔贸易。

——摘编自朱国宏《近代中国大规模的国际迁移:1840~1949》

材料二   侨批1本日报竞就,谓小吕宋华侨自演戏至今,已捐助革命军十万,又到去九百余人矣,至下等之人亦捐五元,甚然赞叹。中国人近来之爱国心大明也。

——1911年10月菲律宾华侨林书晏给黄开物的批信

侨批2今者,愚欲与卿相商一事最利便于卿,何也?放足是也!放足之益实有敛层,行珞免艰难也;出外舟车免畏怯也;操作得自由也。有此三利而无一害,卿何妨而不为?

———1914年菲律宾华侨黄开物给妻子林氏批信

侨批3迳复者,顷代收到抗大捐款国币贰佰元,当遵命转交该校当局。先生等关怀祖国抗战人才之养成,爱国热忱殊堪钦敬!(抗大:抗日军政大学)

——1939年周恩来回复泰国华侨苏君捐捐款批信

侨批4近闻塘(唐)山春耕久早,农田受阻,将来早稻绝望,以致米价如此突涨猛进,各处灾民叫苦连天,饥荒来临,实吾潮之不幸也……幸得俺乡侨,募国币120万元之左右,惟该项汇至汕头商号,然后领取更为妥善。

——1946年马来西亚华侨蔡得松给祖父母批信

侨批5家乡自解放后,在毛主席领导下,封建势力已告清除,资产阶级经被打倒,不论交通、水利等要旨,凡属国计民生者,莫不落力改建,海外华侨多阅报章,每得佳讯,除少数顽固分子外,莫不额手称庆,跃跃思归。

——1951年泰国华侨刘潮俊给父母的批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移民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隆庆元年开放海禁,私人贸易发展,移居东南亚的闽粤商人日渐增多。清初,明朝遗民与一些抗清势力又掀起了移民东南亚的高潮。清朝统一全国后,严禁海外移民活动,但民间走私偷渡者却普遍存在。鸦片战争前,移居海外的华人就已有150万人之多。

鸦片战争后,大规模的海外移民高潮终于形成。当时东南亚各地与北美地区急需大量劳工,西方列强便通过“契约劳工”方式从闽粤一带输出300万华工。这些劳工被辗转运往北美、西印度群岛、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矿山、铁路和种植园。后来,国民政府颁布保护华工的法律,“苦力贸易”逐渐式微,开始进入自由移民时期。据统计,近代移民海外人数飙升,仅1922年至1939年间出洋移民就超过500万人。

——据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从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出去的新华侨华人接近1000万人,西欧和北美成为新华侨华人主要分布的地区,约占新华侨华人总数的50%。改革开放以后出去的海外移民,除了留学移民外,又出现了劳工移民、留学移民、技术移民、投资移民婚姻移民和明星移民等多种方式。新移民改变了主要从事传统的手工业和服务业等谋生方式,从业方式也逐渐从传统的中餐餐饮业和中国商品的贸易批发向房地产和国际贸易等行业多元化发展。

——据庄国士《全球化时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新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至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趋势,并分析近代大规模移民高潮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与近代相比,改革开放后我国海外移民呈现的新特点,并分析其对中国与世界的影响。
人口的迁徙促进文化的交融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印欧人凭借马和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或征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征服者融合,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育部组织编写《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对政治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生产商品在世界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

——摘编自【美】帕特里克曼宁《世界历史上的移民》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和新兴的工矿城市吸收了大批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形成一股新移民浪潮。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迁入城镇的城市化移民发挥了与传统移民完全不同的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城市移民中产生,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这一迁移的过程持续、分布广泛。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移民对迁入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为举世所公认。

——摘编自葛剑雄等著《简明中国移民史》

材料四   二战以来,欧洲所接纳的移民人数不断增加,这些移民逐渐成为欧洲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欧洲的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向欧洲,生产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二战夺走了欧洲大量的青壮劳力,人口的低出生率又不能及时弥补劳动力缺口。这样,欧洲成为大规模移民运动的目的地之一。对此,欧洲各国政府基本上是欢迎的,并主动到世界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劳工。

1973年以后,招募劳工(不管是外籍劳工还是殖民地劳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停止,但欧洲共同体内部的移民,事实上还在继续,技术劳工和高层次人才的移民不断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把欧共体作为一个单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把欧盟内部的流动看作类似于民族经济内部的流动开始成为习惯。

——摘编自薛永生《战后欧洲移民与移民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图中①、②两处所对应的人种名称,以②为例说明印欧人的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中国和欧洲海外移民在动因方面的主要不同之处,简析该时期中国和欧洲海外移民的共同作用。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相比,1973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欧洲移民的显著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