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秩序的安排主要是通过英、法、美之间的博弈实现。博弈的结果是成立国联并由英国和法国主导。国联的建立标志着全球安全治理模式的一大进步。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秩序所代表的利益分配格局倾向于英法等传统欧洲强国……因此国联最终并未实现欧洲的长久和平。

——摘编自王黎《欧洲外交史1494—1925》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但是,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一时期,西欧国家已无需美国提供之前那样集中的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显著增长的生产率、全面的繁荣和共同市场的建立使经济独立成为可能,使西欧具有能与美国相比的经济实力。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从性质和盟约的角度,说明国联建立“标志着全球安全治理模式的一大进步”。并根据材料一分析“国联最终并未实现欧洲的长久和平”的原因。
(2)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二中“东欧依赖苏联”的政治表现和“美国经济援助”的名称。分析20世纪50年代西欧格局的新变化,并用一句话概括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
2024·辽宁·模拟预测
知识点: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冷战与两极格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是,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这种全球地方主义是1500年以前的数千年中世界事务的特点。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德国把法德和解看作实现欧洲联合、实现德国欧洲战略最关键的一环。阿登纳在他担任战后西德第一届总理后就谈到,“法德之间的良好关系是任何一种欧洲联合的核心内容”。战后初期,德国虽已一败涂地,但法国仍认为德国是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主要对手和唯一潜在的威胁。1945年,美、英、法、苏四国外长会议上法国仍提出肢解德国的主张,仅仅由于美英反对才被迫放弃。但是,法国的这种外交抉择不久就发生变化,其原因源于战后欧洲及世界局势的变化。在剑拔弩张、非此即彼的国际氛围下,法国外交必须重新作出明确抉择,而且经济上的依赖必然导致政治上的追随。正是从这时起,法国放弃其在美苏之间搞平衡的政策,转向联美抗苏。美国又以经济援助为筹码,在外交上诱压兼施,法国只得放弃其对德强硬态度。正在兴起的欧洲联合运动为法德和解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与历史机遇,1950年,法德和解与欧洲一体化运动同时起步。

——摘编自郭华榕《欧洲的分与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美国和西欧关系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德最初在双方和解问题上的态度差异,并分析法国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一战后秩序的安排主要是通过英、法、美之间的博弈实现。博奔的结果是成立国联并由英国和法国主导。国联的建立标志着全球安全治理模式的一大进步。它成立于1920年,是《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曾拥有58个成员国。其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该组织在形成决议时要求“全体一致”,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


   

成立于1945年,是《联合国宪章》签订后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现有193个会员国。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它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在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时,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联合国大会和秘书长以“利益”为合作协调机制,联合国国际法院建立以国际法之下的“权利”为基础的司法解决程序。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联合国的预防性外交和行动,避免了许多将要发生的战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冲突减少40%


(1)依据材料,指出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在宗旨和性质上的相同之处。
(2)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际联盟在全球安全治理方面的局限性。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为争取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联合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二战后初期,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事关美、苏、欧三方的生死存亡,美苏对决意味着欧洲只能是美国的仆从,而美国始终是领导者。冷战初期的美国是世界经济的霸主……欧洲依赖美援得以复兴。

——摘编自门洪华《美国霸权与美欧关系》

材料二:20世纪6070年代,西欧国家已无须美国提供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与西欧和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变化相似的是政治关系的相应变化。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并在各个领域里推行其独立自主的政策。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伊拉克战争是后冷战时代几个足够影响全球形势的重量级事件之一。2003年围绕战争还是和平解决危机的问题,美国和以法、德为代表的欧洲在此次国际关系面临重大考验的关键时刻,却分道扬镳,变成鲜明对立的主战派与主和派的带头者,进行了双方关系史上从未有过的激烈争执。

——摘编自邢晔《跌宕起伏的美欧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欧关系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始终是欧洲的领导者”。
(2)材料二中美国与西欧关系出现了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在伊拉克问题上折射出美欧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