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09
二战后,英国加入欧共体的进程儿经波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8年,丘吉尔在谈论欧洲一体化时说:“我们同欧洲在一起,但并不属于它。我们与之联系在一起,但不是其组成部分。我们对它感兴趣,同其联系交往,但并不能并入或同化。”

1951年,法国外长罗贝尔·舒曼将“舒曼计划”(欧洲煤钢联营计划)通报给英国外交大臣,英国方面当场回绝。

1959年,戴高乐模仿美国总统门罗“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测”,提出建立一个“欧洲人的欧洲”,并不断对美国在北约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

1961年,英国第一次申请加入欧共体,因戴高乐反对而失败。

196212月,英美签署协议,美国帮助英国建设核澄提部队,由北约指挥。英国几乎在所有问题上选择与美国站在一边。

1966年,戴高乐再次拒绝了英国加入欧共体的申请;法国正式退出了北约

19694月,戴高乐退出政坛;10月,西德提出了新东方政策,想通过独立外交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

1970年开始,法国对英国加入欧共体的谈判转为较积极的态度。

197311日,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

材料二   20世纪5060年代英国出口占比统计


英联邦国内欧共体
195150%14.6%
196132%29.2%

——杨德华《英国从拒绝到申请加入欧共体的原因分析》等

结合材料,评述英国加入欧共体的进程。
2024·山东·模拟预测
知识点: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8109日,丘吉尔正式抛出了其"三环外交"的方针。他说:"当我展望我国未来时,我认为,在自由民主国家中存在着三个大环。……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个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我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域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大环是并存的……我们是在这三个大环中都占一大部分的唯一国家。事实上我们正处在连结点上。”

——摘编自【美】W.F.汉里德、G.P.奥顿《西德、法国和英国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西欧六国在建立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共同体时,曾试图邀请英国参加进来,同时美国也希望英国加入欧洲联合运动并起领导作用,但都遭到了英国拒绝。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后,英国甚至组建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与之抗衡。然而从1961年开始申请加入欧共体,历经十多年,直至第三次申请成功后,英国方于197311日成为欧共体正式成员。

——摘编自刘亚轩《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等

材料三   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时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英国日本美国
195019604.87.85.52.710.83.2
196019695.94.95.92.611.14.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对英联邦成员国出口占英国出口总额比重变化(%)

——据姜洪明、郭月皎《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原因考》

(1)根据材料一绘制英国“三环外交”示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期英国对加入欧洲共同体态度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2015年5月8日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两国达成的一致意见,也是两国进行各项往来和推进世界多极化的根本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统一思潮存在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高潮。
1950年,欧洲一体化先驱让·莫内和法国外长舒曼首先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即舒曼计划),旨在约束德国。
1951年 4月18日,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6国签订了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
1955年6月1日,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6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哥举行会议,建议将煤钢共同体的原则推广到其他经济领域,并建立共同市场。
1957年3月25日,6国外长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两个条约,即《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
1965年4月8日,6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 。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 ,(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2年2月7日,各国外长正式签署马约。经欧共体各成员国批准,马约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共体开始向欧洲联盟过渡。
————百度百科
材料二:

材料三: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平等交往的世界,由一个国家主宰他国命运和左右世界形势的局面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欧洲的统一过程有何显著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向材料三发展趋势转变的主要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一直奉行对欧洲大陆事务不干预政策。英国虽然支持欧洲联合,但不愿意直接参与。1948年,英国提出“三环外交”构想,将英联邦、美国和联合起来的欧洲作为英国外交的重要三环,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1951年4月,法国……等西欧6国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即《巴黎条约》)。…… 上世纪60年代,英国三度申请加入欧共体,但在1963年和1967年两度遭到法国总 统戴高乐的否决。1969年12月,欧共体六国决定同英国展开谈判,并于 1972年1月达成协议。……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

——《人民日报》,2016年6月25日,《英国与欧盟的那些事》

材料二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条约》签订的历史意义。分析英国1951年没有签订《巴黎条约》的原因。写出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时间和根本出发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 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