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18世纪中国茶叶运销欧洲情况表

输欧起始1517年,葡萄牙航海家将茶叶带到了欧洲。欧洲第一批商业茶出现在荷兰。首批输入荷兰的茶叶于16061607年从澳门运往爪哇,于1610年从爪哇运到欧洲
价格变化1700年左右,一磅茶叶价格为5070荷兰盾,一磅所谓的宫廷用茶的价格在100荷兰盾左右。1720年前后,荷兰东印度公司为打压竞争对手,领销茶叶,茶价跌至2.5荷兰盾
数量变化1734年输入荷兰的茶叶有885567磅。此后的50年间,荷兰东印度公司输入荷兰的茶叶数量平均每年达350万磅,茶叶从荷兰又转运到欧洲其他国家
饮茶地点初期,人们习惯于在茶馆喝茶。不久后,荷兰人召集朋友在家里品尝各种茶,与广为流行的品酒会大体相似。荷兰妇女通过这些社交方式走出家庭,与同性交往。由于喝茶之风盛行,中国式茶亭在荷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摘编自贺圣达《17—18世纪的荷兰—印尼—中国贸易与多元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概括17—18世纪中国茶叶运销欧洲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7—18世纪茶叶运销欧洲的影响。
23-24高二下·吉林·期中
知识点: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57年,荷兰人把少量中国红茶转运英国,茶叶首次登陆英伦。1668年,东印度公司抢先在政府注册,获得运茶进入英国的特许。1762年,东印度公司仓库中的茶叶存货就有400万磅。1766年,整个英国的茶叶销售金额是125万英镑,每磅茶叶平均售价约5先令,这个价格可以说几乎是每个英国人的钱包都负担得起,饮茶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茶叶的大众消费时代到来了。

——摘编自郭卫东《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的历史性易代—兼论丝绸之路衰落与变迁的内在原因》

材料二   在鸦片战争前的1817年至183317年里,中国的茶叶对英国出口货值占出口总值的比例,除个别年份外,一般都在50%以上。1833年,随着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权的结束,在英印政府和民间资本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印度茶叶种植事业得以迅速发展。到19世纪70年代中期,印度茶叶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机器被发明和推广,茶叶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在英国茶叶市场上,印度茶叶在1875年取得对华茶叶贸易竞争优势。随着世界性茶叶市场的形成,产生了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国际茶叶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国际茶叶价格,这种茶叶贸易方式的根本变化,有人称之为“茶叶革命”。同时,在中国有识之士的推动下,农学会派人到印度学习制茶技术,还开始了机器制茶的推广。

——摘编自林齐模《近代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衰减—以对英国出口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以来英国大众茶叶消费时代到来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对英茶叶贸易竞争优势被印度取代的原因,指出19世纪70年代后茶叶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带来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1年7月,葡萄牙派印度总督亚伯奎亲率15艘船、约1600人士兵的远征队攻占马六甲。接下来一个世纪里,葡萄牙以马六甲为中心,攫取或吸纳马鲁古群岛、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等地的丁香、肉豆蔻、肉豆蔻干皮、胡椒等,销往欧洲、印度和中国等地。1510年葡萄牙从东南亚输入欧洲的丁香约15吨,1589年前后达到140吨。而16世纪80年代,阿姆斯特丹的丁香平均价格是每磅3.34荷兰盾,为马六甲的10倍左右。香料贸易已成为葡萄牙海外事业中巨大财富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葡萄牙人的经营下,里斯本取代威尼斯成为了欧洲新的香料分销中心,各国商人云集在这里购买香料,然后贩往西欧各地。

——摘编自赵文红《试论16世纪葡萄牙以马六甲为支点经营的海上贸易》

材料二   新航路直通香料产地印度,葡萄牙人开始直接参与欧亚香料贸易,结束了自罗马帝国灭亡以来一直靠中间商获取香料的历史,关于香料来源于天堂的观点成为谬论。新航路开辟前,每磅胡椒的价格为6先令甚至更高,几乎从未低于3先令6便士;开辟新航路后,胡椒价格为每磅16便士至2先令不等,香料开始从奢侈品向大众消费品转化。由于本国商品在亚洲没有销路,葡萄牙人不得不借助其他国家的商品从事香料贸易。他们用印度棉布交换非洲的金砂、龙涎香和奴隶,再用它们换取胡椒。

——摘编自田汝英《葡萄牙与16世纪的亚欧香料贸易》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葡萄牙香料贸易发展的表现。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葡萄牙香料贸易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世纪初中国茶叶进入英国,主要由葡萄牙、荷兰等转口
1637东印度公司船只去广州运茶回英国,直接进口武夷茶
17世纪中期饮茶风尚在王室传播开来;英国诗人埃德蒙沃尔特为此写诗献给查理二世,成为欧洲最早的饮茶诗;有关茶的其他文学作品也逐渐出现
1660英国上等茶叶每磅售价10英镑,其价格之昂贵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买得起
18世纪东印度公司垄断中国瓷器的进口,大量中国茶具也输入英国,中国的瓷茶杯是无把手的,其后英国人学会了制瓷,将茶杯加上了把,又将这一技术传回中国
1799进入伦敦附近“随便哪家贫民住的茅舍,都会发现他们不但从早到晚喝茶,而且晚餐桌上也大量豪饮”
19世纪初英国人从中国进口大量茶叶,需支付巨额白银,为了改变这一不利情况,便将印度的鸦片输入中国
1820英国人开始在殖民地印度和锡兰种植茶树
1834为了抢时间及时运来中国新茶,英国海运公司竞相采用快速帆船
19世纪下半期以来英国上层社会受法国人影响,按福建方言的发音叫做Tea;大部分英国人喜欢喝红茶,习惯将茶叶放在水里煮,喝时加上蔗糖或牛奶,与中国福建饮茶风俗差异大

——摘编自沈立新《略论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