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大明轮案

1928年至1931年间,在华日轮吨位由3900万吨猛增至4500万吨,在华日轮碰撞案件激增。

1928218日约2135分,日本第二厚田丸号撞向新大明轮船身,中属大通公司新大明轮全船沉没,船员、搭客惨遭溺毙者约300余人,船舶及货物损失约40余万元,时人因之称此案为“新大明轮惨案”。22日,《大公报》称:“事前新大明轮曾鸣笛告警,日轮未理。船毁后,该日轮又不顾,旋有大吉轮路过施救,结果搭客毙命者约二百至三百人”。《东京日日新闻》刊载:“此次事故的原因是新大明轮至下游驶来,从第二厚田丸前方横过,由于夜晚黑暗,新大明轮测距结果错误所致。”

遇难家属的诉求与抗争日方对遇难家属的经济诉求毫不在意,私下逼迫大通呈请外交部释放被海关扣留的第二厚田丸。遇难家属认为日方要求释放厚田丸乃“藐视国权”,毫无诚意解决本案之语,后经多次请愿,但外交部仍释放日轮。

社会各界之反响

国民外交后援会对外交部释放日轮表示不满,其谓:“处此青天白日之下,国民革命之精神原为打倒帝国主义,今外交如此,适足曾其淫威”。全国农工商学各界一致对日经济绝交,“五四精神,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总商会继续声援大通公司与遇难家属。

“未了而了”

《公法会通》中亦有“船入某国水界,或于海口下锚,或入江河,均归该国管辖,直至出境而后已”。公断委员会依据双方所列证据和证人证言,最终判定佐藤商会应负赔偿责任。至于遇难家属抚恤问题,国民政府外交部再度发起交涉,遇难家属亦有再度抗争之举,但终究收效甚微,造成不了之局。

——摘编自沈强《“新大明轮案”研究(1928~1931)》

(1)该惨案的发生和斗争主要是由哪些问题引发的?
(2)案件的处理和结果体现了当时哪些时代特点?
2024·江西·模拟预测
知识点: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接受康有为的学说开始,梁启超的理想便是改革封建王朝,使之变成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国家。1899年至1903年间的激进,与当时国内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由于戊戌变法的失败和清政府的顽固保守,梁转而接受了孙中山的激进方案。1905年他的政治态度复归保守,重新鼓吹起改良与立宪。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关键时刻,梁却又拒绝诱惑、不怕威胁,坚决维护民主共和。

——杜先菊《梁启超一生中的“变”与“不变”》

材料二: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号召,他认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个表现中带着必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成为全党必须解决的问题”。

——姚中国《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一生中的“变”与“不变”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政治思想多变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并依据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具体表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