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8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制定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不许商人穿丝制品、操兵器、乘车骑马,不许他们做官,加倍征收他们的算赋。但是商人通过囤积居奇,操纵物价,用高利贷盘剥农民,成了富人,他们用钱财结交王侯,抬高了社会地位,以至文帝时出现了“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的严重形势。针对这种情况,文帝倡导以农为本,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和“约法省禁”的政策,给农民一些经济的实惠,减轻政治的压迫,增强农民阶级对抗土地兼并的能力,以保护封建的农业经济。

——摘编自张大可《论文景之治》

材料二   汉文帝稳定政局、约法省禁,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安宁的环境。他避免战争,节制兴建,节约了国家开支,减轻了人民的赋役负担,从而调动了人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此外,他实行“入粟拜爵”另开财源,以减少算赋,免收田租,让农民休养生息。在工商业发展上,汉文帝时政府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这样,最终财源得到扩大,富国富民的目标得以实现,文景盛世得以出现。

——摘编自艾声《汉文帝与“文景之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汉文帝倡导以农为本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文帝的经济措施,并结合所学,试析其影响。
23-24高一下·甘肃白银·期中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文帝时,敕官吏务省经费以便民,减少守卫京师的士卒,减少太仆用马,用以补充邮驿的需要;下诏亲耕籍田,并赦免因被论罪充当官府役作为奴者回乡务农;下诏免收天下田租,共免收全国田租十三年;为了节省黄金百斤而罢建露台;废除了汉律中沿用秦律而来的收孥相坐律令,缩小了农民奴隶化的范围。他在位期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都无所增益。汉景帝时,下诏准许民户由耕地缺少的地方迁到耕地有余、水利条件好的地方;下令民半出田租,实行三十而税一,从此成为汉朝定制;禁止官吏贪受财物,贱买贵卖;下诏不受郡国贡献锦绣等奢侈物品,以省徭赋,对官吏贪污渎罪者,治其罪;诏令郡国务劝农桑,多种树,禁止官吏采买黄金珠玉,否则以盗窃论罪。文景时期,汉与匈奴、南越修好,边境的民族关系比较好。文帝和景帝在位共四十一年,是西汉社会经济上升的时期,史称“文景之治”。人民大众的辛勤劳动,大大增强了西汉的国力。但在这一时期得到最多的是地主和商人。减免田赋,地主获利最大。入粟拜爵,也大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所以这些措施归根到底还是会助长兼并势力的扩展,加剧阶级矛盾。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文景之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累财巨万的富豪,“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越礼僭制成了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动。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其后霍氏诛灭。汉文帝强调:“上节用则国富,君无欲则民安”。朝廷采取抑商的手段,迫使商人放弃对奢侈品的经营,并引导他们归之于农,以维持生产与消费的平衡。考核各级官员时,把为政清廉作为升迁的重要条件。对于普通百姓的俭朴行为也予以褒奖,立教乡里,劝善纠恶,抑奢崇俭。

——摘编自仝晰纲《简论汉代抑奢思想》

材料二     东汉庄园经济是一种比个体家庭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相对进步的经济形态和经营模式。大地主的田庄不仅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还进行一定的商业和高利贷活动。在地主田庄中从事劳动的主要是对豪强地主依附性极强的宗族、宾客、徒附和奴隶。这些劳动者不仅向豪强地主交纳半数以上的实物地租,还得无偿为地主服劳役。豪强地主大多聚族而居,利用宗法血缘关系,纠集宗族亲戚,建立坞堡以自守。东汉初年以后,土地兼并逐渐激烈,贵族豪门任意侵占自耕农的土地,没有破产的自耕农要向东汉政府交纳田税、算赋和口赋,还要出更赋,负担非常沉重。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抑奢的原因和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地主庄园的特点,并评价其历史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末清初,由于长期的战争,重庆地区人口稀少,满目箫条,经济和社会遭到空前的破坏。广大农民不仅要承担规定缴纳的租赋,还要承担起过正赋数倍的加派、杂税和力役。为了恢复重庆经济,清王朝实行了一系列鼓励移民的措施……乾嘉年间的重庆人绝大多数是移民的后裔。据巴县档案记载,乾隆三十八年重庆定远厢共有300户,其中从事工商业的占208户。同时,大规棋移民也导致了重庆地区人口的迅速膨胀……1810年到1850年,重庆城市人口从5万增加列20万人。移民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

——摘编自李东芝《近代重庆城市经济近代化研究(1876—1949)》

材料二重庆商业中心形成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时期,因而就不能不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征。重庆商业中心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以1891年强迫重庆开埠为标志,“商埠且因外人的强迫而开放,商人的地位便完全被动”。商业投机是指利用或操纵市场,通过囤积居奇、贱买贵卖等手段而牟取暴力的商业活动。投机商人预测某种商品价格或黄金、外汇、有价证券将要上涨或下跌,以少量押金大量买进或卖出,或买进,从差价中牟取暴利。在重庆开埠后的很长时间里,商会和同业公会管市政府放任自流。

——摘编自周勇《重庆通史》

材料三1983年2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重庆成为全国第一个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大城市。在改革试点中,重庆实行计划单列,并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扩大了重庆管理经济社会的自主权,突出了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各项政策的的落实,重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以直接向中央申请立项,自身的财力也得以增强。在此基础上,重庆市提倡按经济规律办事,引入市场机制,增强了企业和社会经济活力,这与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约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和实践发展逻辑是一致的。

——摘编自袁仁景《改革开放——重庆发展的灵大历史机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门纳明末清初初重庆[的社会经济状况,并分析消朝鼓励移民对重庆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重庆商业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重庆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