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7 组卷27
世界逐步形成一个整体,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初,人们普遍认为马铃薯很适合做动物的饲料,但对人类来说,只有当其他食物都无法取得时,才会以马铃薯为最后依靠。发生于18世纪的一连串饥荒,为马铃薯赢来地位显赫的机会。当1740年农作物歉收时,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的政府分发手册,解释如何种植这种新作物,并分发免费的马铃薯种茎。……法国科学家帕门提尔在七年战争(1756-1763年)期间亲身体验到马铃薯的好处,认为它为士兵提供了丰足的食物,美味又健康。1795年,伦敦的《泰晤士报》甚至刊出食谱,教人烹饪马铃薯汤,并用玉米和马铃薯做面包。…… “除了早餐之外,它使餐餐必备的菜肴,不仅出现在富人的餐桌上,也出现在穷人的餐桌上”。

——摘编自【美】汤姆·斯坦迪奇《舌尖上的历史》

材料二   东印度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商人机构到政治权力机构的转变。……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所从事的航海与贸易活动,标志着英国的海外贸易突破了 16 世纪的模式,即不仅仅局限于在欧洲和地中海区发展呢绒贸易。16-18世纪,依托发达的商业网络,特许公司的商业活动使英国获得了巨大财富,推动了英国商业发展,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和渠道。特许公司的活动促进了英国原有工业部门,又促进了新兴工业部门如丝织业、棉纺织业、制皂等工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英国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其工业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商业资金转化而来。

——摘编自王军《16-18世纪英国特许公司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人们接受马铃薯成为主要食物的社会因素。结合所学,分析新物种的传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活动对英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23-24高二上·浙江绍兴·期末
知识点: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国际贸易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航海和造船技术,到宋元出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进步,中国海船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海船。当时的阿拉伯、波斯、印度商人从事远洋贸易时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自此,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有了重大发展,到明初更是发展了到巅峰。……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除三角贸易外,还有十分重要的贸易现象——一个围绕中国形成的“丝银贸易”网络。

——摘编自《从航海技术发展角度审视中华民族兴衰的历史》

材料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热那亚等意大利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和伦敦等城市,它们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16世纪,在欧洲首先是在安特卫普产生了近代的商品和证券交易所,随后在西欧各国都迅速的发展起来。17世纪初,英国与荷兰的大商人集股组成海外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这些贸易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16至17世纪,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南亚、东南亚、东亚,建立殖民地和定居点,在东亚海域展开激烈的商业竞争,形成新的亚洲贸易中心。葡萄牙殖民者开辟了从印度经澳门至日本的三角贸易,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从马尼拉至墨西哥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果阿、澳门、长崎、马尼拉等地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

——摘编自《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材料三   据 WTO 统计,2012年以来,全球贸易量增长速度一直低于3%,2014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增长2.8%,2012-2014年三年平均增速仅为2.4%,为世界贸易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1975年和2009年除外),2015年下半年世界贸易增长2.8%,第四季度显著下滑,2016年世界贸易的增速仅为1.7%。……在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或收缩阶段,各国政府会为了保护就业而保护本国市场以免受他国产品冲击,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区域主义等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全球性的贸易自由化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很难取得明显进展,贸易投资一体化、自由化等制度安排和规则将主要通过区域合作的形式实现,贸易区域化、集团化趋势将常态化,区域贸易发展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主要驱动机制。不仅如此,国际贸易的结构也发生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间的贸易由技术型、信息型贸易向服务型贸易转型,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重视,成为全球贸易新的增长点。

——摘编自李雅楠、王成新《经济全球化下世界贸易的新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元时期“航海和造船技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进步”,并回答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巅峰”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丝银贸易”的发展对当时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发生的新变化。结合所学指出近代中国在西方影响下出现的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名称。
(3)根据材料三,概括经济全球化下世界贸易的新特点。结合所学回答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地位的变化。
随着现代化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和深入,许多原来局部的地区性问题,现在都变得普遍化、全球化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从1500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中的地区孤立主义与19世纪的欧洲世界霸权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经济上,这一时期中,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不过,他们还不能开发那些巨大的大陆块的内地。虽然洲际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这些事件以不同方式阻扼并打乱了经济全球化的正常进程和秩序,破坏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但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未因此而停止,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战争(不论热战还是冷战)和对峙只能损害全人类的经济发展,损害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这一阶段既是经济全球化受阻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孕育时期。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

材料三   (21世纪初)英国脱欧公投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是“逆全球化“思潮的产物。“逆全球化“与以资本、生产和市场在全球层面加速一体化的全球化进程背道而驰,是指重新赋权于地方和国家层面。“逆全球化“思潮产生的原因在于全球化进程导致西方产生一种新的结构性分歧,即全球化赢家与输家之间的对立。如果把全球化视为一种现代化进程,那么“现代化输家“论点总体上可以解释“逆全球化“思潮出现和涌动的原因。“现代化输家“论点是指在西方经济、社会、文化与政治持续变迁过程中,低收入、受教育程度低的群体不能适应现代化进程,他们在自身处于经济边缘,地位与声誉受到影响以及遭受社会排斥的情况下,表现出反全球化和反精英的态度。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盟内部社会两极化和不平等状况的加剧为“现代化输家“论点提供了现实基础。


(1)依据材料一指出所述“近代初期”起、止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的世界霸权……远远低于以后世纪”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以来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秩序的因素。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孕育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和美国出现“逆全球化“思潮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公司组织形式出现了新的变化,特许公司开始出现。起初特许公司是垄断本城与附近城市间某项经营的商人之间的组织,后来它们获得国王的特许。英国的商人冒险家协会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商人冒险家的名称出现于13世纪后,指那些向欧洲大陆运销呢绒的英国人。到15世纪初,这些英国商人已按自己出身的城市组成了各个贸易联合会,为减少各城市联合会间的竞争,他们一致对外。1407年,在尼德兰经营的商人组织起来,并从英国国王那里得到特许证。1496年,亨利七世出于外交需要,授权伦敦的商人冒险家组织成立全国性的商人冒险家公司,加入公司的商人独立经营,但公司给船只发执照、确定运费、决定船队出航时间。为防备北海海盗,公司请政府舰队护航,费用来自对来往货物的征税。公司的工作还包括制订共同政策,采取措施保证最有利的贸易条件。在与国内外对手竞争中需要政府支持时,他们就与政府协商。

——摘编自王加丰《中世纪中后期西欧贸易手段的创新与发展》

材料二   16世纪至18世纪,殖民公司是欧洲各国在世界各地进行扩张的最重要的组织。如英国和法国在印度的东印度公司,它们在印度的一个个“商站”也是需要设防的。而且这种情况到18世纪开始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这些公司着手发动全面征服印度的战争。175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英国政府支持下发动普拉西战役,占领孟加拉,开始了把庞大的印度变为殖民地的过程。1757-176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彻底战胜了在印度的法国人。1765年通过的一项条约规定孟加拉由从英国派出的总督管理,英国从此正式控制了孟加拉,这意味着公司的贸易工作与政府外派的殖民行政官员的职责出现某种分离。此后几十年间,英国逐渐征服整个印度,英国政府也越来越多地直接介入了印度事务。19世纪中期,英国取消东印度公司,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摘编自王加丰《西方历史上的特许公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世纪后期英国特许公司经营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18世纪英国特许(殖民)公司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西欧特许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