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8
客家人是一支独特的汉族民系,其历史文化是一郎人类文化的缩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宋元之际,客家人开始迁往海外。明清时期,因客家地区人口柴衍过快,山多田少,生活贫困,到南洋谋生的客字人亚多。1820年西方殖民者在东南亚开矿山、开发种植因、建海港需要大批劳动力,出洋华工日重。19世纪中叶后,由于内外方面的原因,客家人不断大批迁居海外。……迁居海外的客家人对移居国、祖肝国都作出了巨大所献。1885年完成的美国大铁路的修建,客家人占了华工的大部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亚的容家人中,出现许多使用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大王”,如“锡矿大王”“橡胶大王”“塑料大王”等。东南亚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是客家人,如新加坡总理华光粗和李显龙等。

——摘编自英五钊《论客家人迁秘海外的经历及其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客家人迁徙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客家人迁徙海外的原因及影响。
23-24高二下·广东惠州·期中
知识点: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利安人最初定居在印度河上游的五河流域。《梨俱吠陀》的大部分赞歌就是在这个地区编成的,编成年代上限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以后他们又向恒河流域发展,进而扩张到南印度的部分地区。他们进入这些地区后,原始的部落组织逐渐解体,出现部落联盟。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代初期,伴随铁器的出现,雅利安人的少数先进部落开始过渡到国家。至公元前6世纪,形成20多个小国,进入印度次大陆历史上的列国时代。雅利安人扩展过程中,当地居民或被征服,或被驱散,雅利安人成为古代印度次大陆上的主要居民。

——周明博《全球通史》

材料二   拉美文化的基本结构是在独特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随着西欧移民成为拉美的主要居民而形成了以西欧文化为主体的结构。无可否定,虽然在殖民地时期许多西欧殖民者及其后裔在美洲社会与自然环境中生活,并同其他种族居民杂居在一起,从而很快地具有了不同于欧洲本土居民的特点,但是由于他们在语言、文字、宗教、习俗等方面仍同欧洲基本上保持一致,所以拉美与西欧在文化上仍保持一种特别密切的关系。

——祝令建《世界文化概论》

材料三   新加坡社会具有高度的异质性,缺乏社会向心力所需要的同质性因素。英国占领新加坡后,不追求同化当地民众。为了开发新加坡,英国殖民当局把新加坡定为自由港,建立了自己的运行机制和制度,实行总督制,并从东南亚地区招搅大量劳动力。华侨从1830年占总人口的30%到1860年超过65%。它还一直都是东南亚移民的中转站,人口流动性较大。

——摘编自郑维川《新加坡治国之道》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利安人迁入印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区域历史文化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宗教的角度,指出拉丁美洲“西欧文化”的内容,并分析拉美文化形成“以西欧文化为主体结构”的历史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新加坡社会“高度异质性”形成的历史背景,指出独立后的新加坡政府为此在文化上采取的对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8世纪是闽南人海外移民的高潮时期,也是台湾移民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

台湾移民以闽南人为主,可说是闽南社会在海峡对岸的延伸。推动闽南人移民海外的内因是明中叶以来的人口压力,而16世纪中叶,欧人东来以后带动的商贸和东亚、东南亚沿海地区的开发使对中国商贩和劳力的需求大增,则是吸引闽南移民的拉力。在整个1718世纪,始终存在着华人海上商贸和海外移民的互动。闽南人冒险、重商的人文精神,则是使这种推力与拉力作用得以实现的主观原因。

——摘编自庄国土《海贸与移民互动:1718世纪闽南人移民海外原因探析》

材料二   美国是一个移民大国,目前在其广袤的国土上居住了100多个民族。早在北美殖民地时期,就有100多万来自西欧和北欧的移民涌入新大陆,这批最早的移民及其后裔构成.了美利坚民族的主体,而其中英国人占了多数。他们说英语,奉行英国的习俗和文化,他们对美语、美利坚民族、美国文化的形成及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向玮《浅析北美殖民地时期的英国移民(16071776)》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18世纪闽南人移民海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英国人移民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