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11
新航路开辟后,全球海路的开辟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增强,三大贸易区成齐头并进态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618世纪的大西洋贸易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三角贸易和直接贸易渠道。随着大西洋贸易的发展,英国工业经济迅速发展,棉纺织业、玻璃制造业、丝织业、肥皂业等新的工业部门也建立并发展起来。……法国的工业生产也因大西洋贸易对工业品需求的增加而得到政府的扶持,1787年法国出口的工业品占到了出口总额的34.2%。

——摘编自于民《16—18世纪的大西洋贸易与现代早期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材料二   ……1548年明朝政府拒绝了日本使者进行贸易的请求。日本商人只有退而求其次,绕道东南亚。与此时把持东南亚贸易的葡萄牙商人进行贸易以获得来自中国的生丝。同时葡萄牙占据了中国的澳门,由于澳门背靠中国大陆,所以获得中国的生丝和丝制品十分容易。而葡萄牙人正是靠着向马六甲、印度果阿和日本出售生丝,赚取白银,成为日本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葡萄牙人在中国和日本之间来回奔波就是想获得日本的白银,几乎每年都能获得60万两左右的白银。

——摘编自赵文红《17世纪上半叶欧洲殖民者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

材料三   据统计,16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银超过40亿比索(14万余吨)。据研究,其中有约2亿比索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流向了西欧诸国,其中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重要地位。

(1)指出材料一中16—18世纪大西洋贸易的形式,并简析其对欧洲、非洲和世界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析葡萄牙、澳门与日本三方进行三角贸易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当时的中国的影响。
23-24高一下·江苏南京·阶段练习
知识点: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得到迅速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65年,西班牙航海家乌尔达内塔探索到了一条利用季风洋流沿北太平洋由西向东返回墨西哥的新航路。1571年,西班牙人实现了对菲律宾群岛的统治。占领马尼拉之后,西班牙人发现当地的物产难以维持殖民当局开支,而中国的手工业产品价廉物美,不仅能够满足当地的日用消费需求,还可以运往美洲赚取高额利润。1573年,两艘体势巍峨的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菲律宾的马尼拉港驶向美洲墨西哥海岸的阿卡普尔科,历史上著名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由此开始.

——摘编自韩琦、张昀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垄断体制的建立及评价》

材料二   16-18世纪的大西洋贸易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三角贸易和直接贸易渠道。随着大西洋贸易的发展,英国工业经济迅速发展,棉纺织业、玻璃制造业、丝织业、肥皂业等新的工业部门也建立并发展起来。如果以1700 年的发展指数为100,1800年时英国出口工业指数为544。英国的出口工业中原料加工再出口工业占相当大的比重,如1700年烟草、亚麻、印花布和糖的再出口占总出口工业品的三分之二。法国的工业生产也因大西洋贸易对工业品需求的增加而得到政府的扶持,1787 年法国出口的工业品占到了出口总额的34.2%。

——摘编自于民《16-18世纪的大西洋贸易与现代早期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开展的历史条件。
(2)指出材料二中16-18世纪大西洋贸易的形式,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