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05—1906年,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一文,主要介绍马克思的生平及其思想主张。该小传概略地介绍了马克思从出生到去世的奋斗历程,突出了马克思的一些重大理论贡献。该小传着重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视为“马尔克之事功,此役为最”,称该宣言“既颁布,家户诵之”,“万国共产同盟会奉以为金科玉律”,使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的贡献和影响一目了然。小传中花较大的篇幅介绍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并译出了宣言中的十条纲领。尽管朱执信并不赞成马克思关于资本起源问题的观点,但对剩余价值理论却有较多的介绍,并且认为资本家的剥削确实是个事实。……1905年孙中山在欧洲就亲自拜访了当时的第二国际执行局并举行会谈,第二国际的档案材料中还记载着孙中山会谈时说的“我是中国社会民主党人”等语。这就是后来孙中山十分赞赏俄国十月革命并最终提出“联俄”主张的前奏。

——摘编自奚洁人、余源培:《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作用。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知识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新篇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8年6日,马克思、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新莱茵报》适应当时德国爆发的人民革命的需要,成为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政党的坚强组织中心,组织和领导了几次大的群众斗争,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尽管《新莱茵报》仅存在了354天,但却出版了301期,恩格斯说它不愧是“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办报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在国内外几十个城市设有固定的通讯员,形成通讯员网;发表的读者来信总数多达几千封。这在无产阶级报刊史上是个奇迹。

——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

材料二   下表为《共产党宣言》在近代中国传播情况。

时间人物报纸刊物内容或发行情况
1899年传教士李提摩太、蔡尔康《万国公报》引用宣言一段话。
1905年朱执信《民报》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1912年同盟会会员《民生日报》连载全译宣言的第一部分。
1919年李大钊、陈独秀《每周评论》名著专栏用白话文摘译宣言片段。
1919年李大钊《新青年》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摘译宣言重要论述。

——摘编自张亮、乔茂林《<共产党宣言>传播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莱茵报》成为“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百多年来《共产党宣言》通过200多种文字传遍全球,改变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共产党宣言》最早传入我国是在19世纪末。1899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万国公报》上首次提到了马克思的名字并介绍了《共产党宣言》中的部分思想观点。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作了比较系统而简明的介绍。陈望道中译本的《共产党宣言》重印达17版之多。1936年毛泽东对埃德加·斯诺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也都谈到过《共产党宣言》这本书对他们走向共产主义道路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并分析《共产党宣言》诞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政治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