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4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建立起职业教育体系。19516月,日本国会颁布《产业教育振兴法》,涵盖高中职业教育、短期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社会职业教育等方面。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央由文部省管理,在地方由县教育委员会负责管理。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增加职业教师的数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1978年《职业训练法》修正案确认,企业主为其雇员提供职业训练方面承担主要责任。20世纪80年代,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倡导“国际化、多元化、社会化”,采用师生互访、互派留学生、办学信息交流等多种形式面向国际办学。经过了60余年的发展,日本职业教育适应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对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摘编自李文英《“战后”日本职业教育制度的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日本职业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日本职业教育改革的意义。
2024·内蒙古包头·二模
知识点: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把加强中高等教育、注重技术型教育作为新中国教育方针。结合苏联经验,1952年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强调培养大量中级技术人才是当务之急。很快大多数高等专科学校被并入本科院校或降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少部分被撤销。到1952年底,全国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已有1701所,在校学生达到635609人。1954年高等教育部发布《中等专业学校章程》,将初级职业学校与技术学校统称为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截至1957年,中专与技工学校的在校生数量已高达80万余人。以中专与技工学校为主体的中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起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需求迅速增加。1979年教育部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经过试点后,该报告国务院于1980年批转。在此指导下,一批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建立,同时,以金陵职业大学为代表的13所首批职业大学也陆续建立。1983年,全国职业大学已达60多所,全国职业学校已有5481所,设置了近400个专业和工种,在校学生达122万人。一个从初级、中级(包括中等专业学校)到高级的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形成,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基本确定。

——摘编自林靖《建党百年来中国职业教育的演进历程、历史经验与实践路向》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职业教育的新变化,并分析其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