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8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30年代初,国际范围内自由主义的失势也影响到中国知识界。 中国知识界掀起了一股谈论苏联和社会主义的热潮。知识界谈论和主张社会主义的人虽然不少,但真正像李大钊等人那样信仰社会主义的并不多,其中就包括了胡适等一批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在胡适主持的《独立评论》上发表了不少谈论苏联和社会主义的文章,希望当局能向苏联学习,迅速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国家。他们看到了苏联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却未能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施实际上是长期的渐进过程。1933年初《东方杂志》的“新年梦想”征文中,虽然有20多篇文章不同程度表现出对社会主义的集体诉求,但几乎没有一篇从学理的层面加以阐述的。与五四时期比较,30年代初的社会主义思想明星则寥寥无几。其后,由于民族主义思潮高涨,30年代初的社会主义思潮逐渐趋向没落,并最终被掩盖于抗日战争的浪潮之下。

——摘编自郑大华、谭庆辉《20世纪 30 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的社会主义思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简评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社会主义思潮的主要内容。
2024·江苏·二模
知识点: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局部抗战 斯大林模式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一股关注和讨论苏联的热潮。当时很多人认为苏联是一个自由、民主、平等的国度,与资本主义少数财阀垄断的民主不同,苏联实现了一种最大多数人的民主。同时,美苏复交、苏法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加入国联等都受到中国知识界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当时中国知识界认为苏联妇女地位有较大提高,并认为苏联“绝大多数的家庭,都充满了美满的、愉快的家庭生活”,苏联教育是“计划着去迎合苏联人民的需要的”,就连莫斯科的夜生活也受到知识界的关注和赞誉。当时中国知识界在大力地介绍、评论苏联时,介绍评论最多的是苏联取得成功的法宝——计划经济。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国内兴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计划经济思潮,这体现了当时知识界希望中国迅速强大抵御侵略的愿望。

——摘编自郑大华、张英《论苏联“一五计划”对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的影响》

材料二   由于特殊的国内外形势,毛泽东借鉴了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并对其弊端进行了反思和调整。1956年,他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毛泽东认为:“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关于资金的积累模式,他提出:“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1959年,毛泽东提出:“对企业的管理,采取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摘编自鲁碧华《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介绍和评论苏联的角度,并分析当时中国计划经济思潮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选择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原因,并概括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较长时期内,国际形势险恶严峻,因此我国不得不通过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即通过结盟、建立军事战略关系等手段来制约可能入侵的外敌。如20世纪50年代我国实行向苏联“一边倒”,和苏联结盟;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实行“两个拳头打人”,联合亚非拉国家和其他发达国家,既反苏又反美;20世纪70年代实行以联美抗苏为核心的“一条线”,都是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具体体现。这种结盟外交路线的推行虽有助于实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外交战略目标,但这种同大国结盟的做法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摘编自 李毅弘《论邓小平对毛泽东独立自主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材料二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关系趋向缓和,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对独立自主做出了一些新的阐释。他首先强调独立自主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继而提出要奉行真正不结盟的政策。他还指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同世界各国的联系交往。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发生了大转折,东欧发生剧变,苏联也演变解体,东西方冷战格局瓦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中国頂住了西方資本主义势力和平演变的攻势,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李爱华 《冷战后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战略新特点》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时代与邓小平时代外交战略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国家外交战略的因素,并说明从毛泽东时代到邓小平时代外交思想嬗变中可以获得的启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思潮在经济领域中的体现,指表现于经济领域内的一种民族情绪。罗志田先生说过,提起近代中国(主要是晚清时期)的民族主义,“多想到其因外侮而起的救国观念与卫国运动”。那么,具体到近代中国的经济民族主义,则自然可以“顺推”为近代中国经济领域“因外侮而起的救国观念与卫国运动”。中国近代经济民族主义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那时,早期改良思想家提出采西学、制洋器;振兴百工、发展商务、实行商战等。

——摘编自李玉《认识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新维度》

材料二   众所周知,“经济民族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给欧洲和美国乃至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40年代,痛定思痛,根本克服“经济民族主义”的国际制度被设计出来。二战后,美国“经济民族主义”为“经济自由主义”取代,“经济民族主义”逐渐没落。……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新保守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主导思想时,美国的贸易政策则发生了逆转,主张加强政府对外贸活动的干预,实行“公平与合理贸易”政策,以保昔日的竞争优势。这样一种以非关税措施为政策工具的贸易保护主义也被称为“新经济民族主义”。这样的“经济民族主义”,表面上是对美国有利的,但是实际上是对美国不利的。

——摘编自庞中英《积极应对全球“经济民族主义”的挑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基本内涵及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为克服“经济民族主义”设计了哪些国际制度?并说明美国兴起“新经济民族主义”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民族主义”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