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10年,罐装食品实验成功,烹饪开始从家里的厨房向工厂转移。1836年,约瑟夫·科林公司生产的沙丁鱼年产量10万罐,到1880年,法国食物罐装工厂每年产出5亿罐沙丁鱼罐头;同时,机器被运用到面包、饼干、浓缩牛肉汁的批量生产和销售。20世纪前半期,随着冷冻、保鲜技术的应用,新鲜蔬果、肉类,连同各种加工食品出现在全球各地。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汉堡包、热狗、三明治、意大利面、比萨饼、美式炸鸡、法式炸薯条等快餐以烈火燎原般的速度占领着全球市场。到了1995年,美国快餐店有1218万家,占全美餐饮业的42.16%。而创建于1930年的美国炸鸡快餐连锁企业肯德基,迄今已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拥有11000多家连锁店。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的饮食活动被纳入新的全球体系中,食品生产、贸易日益扩大,一方面:致使我们的饮食文化中既有古代的成分,又有现代的成分,还有后现代的成分;另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被日益重视。从理性的角度讲,饮食要在具有卫生保障的前提下提供必要的营养,而且这种营养的提供越便捷越有效率。

——据陈炎、李梅《中西饮食文化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以来全球食品生产与供应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饮食活动被纳入全球体系的影响。
23-24高二上·四川泸州·期末
知识点: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西方饮食文化主要受到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欧洲的影响。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注重饮食的品质和味道;例如,古希腊人在宴会上会用酒杯敬酒,而古罗马人则有“宴会三部曲”,即前菜、主菜和甜点。 中世纪的欧洲时期,人们的饮食更加简朴,主要以粗粮、豆类和蔬菜为主。 同时,也有肉类和奶制品的食用,而这种饮食方式更多的是特权阶层。

——摘自[德]希施·费尔德《欧洲饮食文化史:从石器时代至今的营养史》

材料二   从16世纪开始,西方饮食文化经历了巨大变革,新大陆的食物和调味品被引入到欧洲,这些新的食材和调味品,丰富了当时的饮食文化。例如:番茄、马铃薯、玉米和辣椒等食材的引入,使得意大利面、炸薯条、玉米饼等成为西方饮食文化中的代表性食品。19世纪以后,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快餐文化和方便食品的兴起,使得人们更加注重速度和便利性,汉堡、热狗、披萨等成为最早的快餐产品,风靡一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快餐店的数量迅速增加,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产业链。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跨国快餐巨头迅速崛起,进一步推动了快餐的传播和普及。

——摘编自[美]阿莫斯图《食物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欧洲饮食文化的特色。
(2)根据材料二,概述16世纪以后欧洲饮食文化出现的巨大变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欧洲人饮食文化的演变表

15世纪以前欧洲人的食物种类有明显的地域性,如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使用橄榄油,丹麦使用黄油;阿尔卑斯地区多食用肉类,地中海地区多食用谷物类,有的地区则是肉类和谷物兼有
15—17世纪欧洲人食物种类呈现多样性和丰富性,土豆、玉米、小麦制成的面包改变了传统的粮食结构,香料成为欧洲人家庭必备品,咖啡、茶叶削弱了传统饮料的地位,即便一般家庭的餐桌文化也日益多彩。宫廷贵族的饮食礼仪为资产阶级所效仿
18—19世纪中期欧洲的食物原料全球供应体系基本确立,如欧洲市场上鱼类品种供应来自世界各地。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使食物的质和量有了飞跃发展。巧克力这时成为欧洲消费时尚,一度成为社会分化后一种财富象征。饼干、罐装类等方便快捷的工业化食品遍布市场
19世纪中期—20世纪食物储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食物储藏电器化,欧洲市场上食物既充足又便宜。人们更加注意食物的营养搭配,分餐制成为新的消费时尚。饮食礼仪体系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社会交际的一种技巧并最终变成了服务大众的比较规范的饮食礼仪体系

——据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等整理


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证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人们在保持饮食的主体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饮食的艺术欣赏功能和养生保健功能。唐朝的饮食文化十分兴盛。在扬州、长安、洛阳、广州等大城市里,“街店之内百种饮食,异常珍满”。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水陆珍馔,应有尽有。唐朝饮食文化与外国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图景,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饮食生活模式的基础。

——摘编自马瑞棱《浅析唐代的饮食文化》

材料二   在 1750-1850 年这段时期,小麦逐渐取代了其他谷物的地位,引起了欧洲真正的食物革命,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工厂系统的渗透为欧洲人生产了数量越来越充足的食物原料,创造了品种越来越多的工业化食品。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食物贮藏技术的不断进步,食物在欧洲人的饮食生活中变得既便宜又充足。欧洲进入 19 世纪中期以后,人们消费的食物原料的区域性逐渐淡化,食物种类日益增多,质量也日趋符合科学的标准。

——摘编自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饮食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时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饮食文化发展的因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