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以来,淞江地区水网淤积、水旱灾害频发,嘉定地段尤为严重,该地农民开始弃稻种棉。《嘉定县志》记载“嘉定尽得其弹弓、纺车、踏机、掷梭之法”。“十田九棉”的种植结构加剧了当地缺粮的局面,百姓需“以花成布,以布贸银,以银兑米”,几经周折耗损。时任礼部尚书、嘉定人徐学谟谒见首辅张居正,积极推动漕粮折银。漕粮终得折银后,嘉定形成了一整套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体系,众多种类的布匹远销全国各地。由此涌现了大量从事棉布生产与贸易的新兴“专业市镇”。扬州府兴化县、淮安府安东县等州县也仿嘉定争取漕粮折银。

——摘编自姜云峰《环境、赋税与地方社会——明代嘉定折漕过程及效应》

材料二   都铎王朝(1485-1603)统治时期,在征税的问题上国王首先要取得议会的同意和支持。1558-1601年间议会授权的直接税总额为315万镑,用于战争的总花费为463.6万镑。1572年末至1573初,国王日常开支占税收总额38%。1689年《权利法案》第4条规定:“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的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当违法”。1854年,议会制定《公共收入统一基金支出法》,规定:国内收入部、关税部的所有年度财政预算,都要提交议会。18世纪中叶在赋税用途方面,用于济贫的开支每年约为70万镑,19世纪初济贫税增长了62%。

——摘编自滕淑娜《从赋税来源与用途看英国近代议会与税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明代嘉定漕粮折银的因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16世纪以来英国赋税制度的变化特点。
(3)综合以上材料,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谈谈你对赋税改革的认识。
23-24高二上·福建漳州·期末
知识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英国没有国家税收观念,贵族、富商向英王缴纳包税。“光荣革命”后,议会确立了征税权,并委任中央专门机构集中征税。1690 年,议会通过法案,将政府收入分为王室正常岁入和议会特别拨款两部分。这一时期,关税和消费税逐渐成为政府主要收入的来源。1694年,英国成立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发行国债以筹措战争经费。1866 年,议会制定《国库与审计部法》,规定所有政府部门财政都要接受议会审计。面对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1909年,向富人开征土地税、遗产税等直接税以扶助贫者的“人民预算案”最终获得通过,被视为“英国税制现代化的标志”。政府因此有更多资金投入到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事业中。1912年,英国建立了预算委员会,监督议会授权赋税的使用情况。

——摘编自滕淑娜《从赋税来源与用途看英国近代议会与税收》等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初期制定了“公私区别对待,繁简不同”的税收政策,对私营、个体经济予以限制。1994年,为适应新体制,新一轮税制改革全面实施:以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为主,建立了相对规范化的流转税制格局;取消按企业所有制形式设置所得税的做法,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统一适用于内外资企业;建立了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扩大了资源税征收,开征土地增值税,对房地产交易中的过高利润进行适当调节;还新设了遗产税和证券交易税。一些原有税种也得到调整与合并,如取消集市交易税,将盐税并入资源税,将屠宰税等征收权下放给省级政府。新调整的农业特产农业税适当降低了部分产品的税率,明确了减免税,规定了扣缴义务人等。

——摘编自曹钦白《判若两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税收》


(1)根据材料一并结 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英国财税制度改革的举措,并分析这些改革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税制改革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税制改革的共通之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英国没有国家税收观念,贵族、富商向英王缴纳包税。“光荣革命”后,议会确立了征税权,并委任中央专门机构集中征税。1690年,议会通过法案,将政府收入分为王室正常岁入和议会特别拨款两部分。这一时期,关税和消费税逐渐成为政府主要收入的来源。1694年,英国成立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发行国债以筹措战争经费。1866年,议会制定《国库与审计部法》,规定所有政府部门财政都要接受议会审计。面对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1909年,向富人开征土地税、遗产税等直接税以扶助贫者的“人民预算案”最终获得通过,被视为”英国税制现代化的标志”。政府因此有更多资金投入到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事业中。1912年,英国建立了预算委员会,监督议会投权赋税的使用情况。

——摘编滕淑娜《(从赋税来源与用途看英国近代议会与税收》等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制定了“公私区别对待,繁简不同”的税收政策,对私营、个体经济予以限制。1994年,为适应新体制,新一轮税制改革全面实施:以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为主,建立了相对规范化的流转税制格局;取消按企业所有制形式设置所得税的做法,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统一适用于内外资企业;建立了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扩大了资源税征收,开征土地增值税,对房地产交易中的过高利润进行适当调节;还新设了遗产税和证券交易税。一些原有税种也得到调整与合并,如取消集市交易税,将盐税并入资源税,将屠宰税等征收权下放给省级政府。新调整的农业特产农业税适当降低了部分产品的税率,明确了减免税,规定了扣缴义务人等。

——摘编自曹钦白《判若两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税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英两国税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税制改革的共通之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起初英国的税收是由包税人收取的。1683年,包税制被取消。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允许,借口国王特权,或供国王使用而任意征税,超出议会准许的时间或方式皆为非法”。1713年后大多数税都是通过政府雇员征收的。1714年,财政部又发展为财政委员会,负责监督向国库输送收入,从而实现了财政的国有化,建立起了真正的公共财政体系的雏形。

1782年形成了经济改革法案,把原先属于国王私人的财产重新界定为公共财产。1785年,税收管理重组为两个办公室,海关和税收事务委员,前者负责关税,后者管理土地税、财产税和1799年后的所得税。

——摘编自毕竟悦《政制转型与国家税收》

材料二   随着新中国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的确立,国家逐步展开了税收制度的修正与完善工作。

在1952年讨论了中国当时的税制改革问题。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合理调整,简化合并,开辟新税,试办商品流通税在1958年之后,为了适应农村人民公社的发展和农村财贸管理体制的变化,中国在农村试行了人民公社财政包干办法,进而在部分城市试行了国营企业“税利合一”上缴办法。由于违背了经济规律,这些做法很快以失败告终。在整个税制改革过程中,更多地体现了中国自身的社会主义性质。一方面改造了农业税,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活状况,促进农业的发展。

——摘编自李顺求《中同税制改革的伦理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税收的变化并概括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税制改革的异同。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