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头十年,中国历史在遭受内忧外患的一再冲击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拐点。在这十年里,除外部国际形势继续对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之外,国内则主要有三股政治势力,寻找并影响中国历史的走向。一是清朝统治阶级,他们在吸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惨痛教训之后,痛定思痛。试图通过仿效日本明治维新,除弊振衰,继续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二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海外立宪派和国内由部分开明绅商群体转化而来的立宪派,他们为实现参政的愿望,试图通过和平请愿等方式,在中国建立英国式的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促进中国由传统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三是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他们主张用暴力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共和政体,从而达到振兴中华的目的。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的整体或任一角度,围绕当时的时代特征,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3-24高一上·山西忻州·期末
知识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清末新政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世界格局与中国的关系】

材料

历史阶段世界中国
新航路开辟后近300原本处于相对平衡的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的多元文明格局逐渐被打破,形成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清朝进一步开疆拓土,造就了“康乾盛世”。18世纪晚期,即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的统治已经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
19世纪后半期走上帝国主义道路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瓜分完毕,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侵犯。随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化
20世纪上半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国际力量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大西洋彼岸转移;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作为新生力量与美国一起使以美苏为两大力量中心的两极格局初露端倪中国参加一战并成为战胜国,中国得以参加巴黎和会,并以坚决提出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而实际上开启了中国修改不平等条约的历程
20世纪下半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形成,世界殖民体系加速瓦解,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走上民族独立发展的道路。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的力量中心:西欧走向复兴,日本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中国作为一个大国重新崛起,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不断加强。至今,这种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仍在继续中国坚持抗战使中国赢得与美国、苏联、英国一起构建战后国际秩序的国际地位,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不断加强。新中国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里程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彻底改变了鸦片战争后一百多年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走上了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摘编自徐蓝《500年世界历史变迁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请根据上述材料,任选一个历史阶段,从世界格局与中国的关系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拟定必须运用整体史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到了清朝,造就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并没有其他帝国那种军事的、经济的功利要求。……中国近代(1840—191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晚清政府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理念与西方近代外交观念和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的,那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

——摘编自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政策的转型》等

材料二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其外交思维与逻辑主要可划分为革命式外交、参与式外交和引领式外交……这种历史转变不仅映射出对时代主题的研判发生着变化,也反映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以自身古典优秀国家间政治思想资源并伴以马克思主义国际观为指导,来对西方资本主义主导建立的国际事务话语机制进行着有益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在独立自主前提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所有国家开展正常外交,这一原则始终未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段时间内的革命式外交到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引领式外交……始终以维护国家利益、捍卫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以及构建稳定有序的和谐世界为目的与宗旨。

——摘编自李博一《百年变局下的中国外交话语:转型与重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信息,围绕“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