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4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中后期,最著名的商业资本集团徽商不仅人数多,而且资本雄厚,经营多种行业。其次是晋商.江右商。再次是吴越商.闽商.粤商.关陕商。最初,他们的经商活动是暂时性的,资本额较小,辅农补农.求食问衣的特征很浓。后来,经商经验增多,道途走向熟习,资金基础稍厚,他们便又扩大经商的规模和范围,逐渐采取独立发展的形式。他们为便于异乡经商和联系乡梓感情,互帮互助,在各地设立会馆,在经商的行列中,多数是中小商人,而拥资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的富商大贾只是少数。商人的贸易活动已不单纯是为了满足皇室勋戚.官僚缙绅的奢侈生活的需要,更多的是贩卖手工业原料.粮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了。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后,股份公司应运而生。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广设商馆和货栈,并配备武装进行保护,到18世纪中叶已在印度建立150处商馆和15家大代理行。当时仅加尔各答一地,为公司订货而做工的织工就有八千人。东印度公司成为英国统治印度的工具。在荷兰,股份公司有1602年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和1621年成立的荷兰西印度公司。法国科尔贝时代也创立了一些股份公司。股份公司这种组织形式后来成为各种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的组织形式。1600年以后,股份公司的资本具有了永久性,股份公司具有了独立的生命力。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著《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中后期商业资本集团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地理大发现后兴起的西方股份公司的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商业资本集团和西方股份公司发展的共同影响。
23-24高三上·河南周口·阶段练习
知识点: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生产组织与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这种变革也深刻影响着近现代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原本以商业公司身份起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在经历了1813年被废止印度贸易垄断权和此次(1833年)被废止中国贸易垄断权之后,最终丧失了其赖以生存的全部基础。自不待言,这一结果只不过是对以下事实——随着英国国内工业革命的进展以及工业资本家实力的上升,私营贸易商和非法商人对东印度公司的垄断贸易开始造成实际打击——的追认罢了。

——(日)浅田实《东印度公司》

材料二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程中,股份制是经济运行机制中一项意义重大的创举。它是以入股方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人所有的资本要素集中起来,统一使用、合理经营、按股分红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早在1602年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就已按股份制的运作方式进行经营活动,但当时的股份公司主要限于商业贸易领域,且资本规模小,制度不健全。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直到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才逐步建立起来。到19世纪中后期,由股份公司和股票交易所等构成的股份经济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中已占主导地位。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东印度公司与英国工业革命之间的动态关系。
(2)有学者认为,股份制同蒸汽机一样是推动工业革命的两大革命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说,前者比后者的生命力更强。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公司组织形式出现了新的变化,特许公司开始出现。起初特许公司是垄断本城与附近城市间某项经营的商人之间的组织,后来它们获得国王的特许。英国的商人冒险家协会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商人冒险家的名称出现于13世纪后,指那些向欧洲大陆运销呢绒的英国人。到15世纪初,这些英国商人已按自己出身的城市组成了各个贸易联合会,为减少各城市联合会间的竞争,他们一致对外。1407年,在尼德兰经营的商人组织起来,并从英国国王那里得到特许证。1496年,亨利七世出于外交需要,授权伦敦的商人冒险家组织成立全国性的商人冒险家公司,加入公司的商人独立经营,但公司给船只发执照、确定运费、决定船队出航时间。为防备北海海盗,公司请政府舰队护航,费用来自对来往货物的征税。公司的工作还包括制订共同政策,采取措施保证最有利的贸易条件。在与国内外对手竞争中需要政府支持时,他们就与政府协商。

——摘编自王加丰《中世纪中后期西欧贸易手段的创新与发展》

材料二   16世纪至18世纪,殖民公司是欧洲各国在世界各地进行扩张的最重要的组织。如英国和法国在印度的东印度公司,它们在印度的一个个“商站”也是需要设防的。而且这种情况到18世纪开始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这些公司着手发动全面征服印度的战争。175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英国政府支持下发动普拉西战役,占领孟加拉,开始了把庞大的印度变为殖民地的过程。1757-176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彻底战胜了在印度的法国人。1765年通过的一项条约规定孟加拉由从英国派出的总督管理,英国从此正式控制了孟加拉,这意味着公司的贸易工作与政府外派的殖民行政官员的职责出现某种分离。此后几十年间,英国逐渐征服整个印度,英国政府也越来越多地直接介入了印度事务。19世纪中期,英国取消东印度公司,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摘编自王加丰《西方历史上的特许公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世纪后期英国特许公司经营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18世纪英国特许(殖民)公司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西欧特许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透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运作体制的变化也更能体现现代股份公司的演进过程。1600年东印度公司成立,在刚成立时,它还远远不是一个股份公司,公司所需的资金在每次船只出航印度时筹集,在船只返回一次贸易结束后收取本金和利润。这种资本的短期化日渐影响着公司的经营。1612年,公司开始不仅为本次航行募集资本,而且为今后的一系列航行募集资本并建立长期账目。与此同时,由于去印度的往返旅程需要几年时间,每次的股份不可避免地混合在一起,就使得股东们无法随意退出。由此,1657年,公司确立起了长期资本,这标志着一次重大的转折,从而保证了企业经营的持续性。1688年左右,股份在伦敦交易所上市,完成了从一般公司到股份公司的体制演进。

——摘编自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二   英国外贸结构同样反映出其工业的强大。在英国的对外贸易中,输出品多为工业制成品,如棉织品,1870年输出7100万镑,占英国对外输出品数额的第一位。特别是钢铁和煤的输出额增长更大。在机器制造业方面,它的机器出口额也居世界第一位……英国的贸易额在世界总贸易额中占很大的比重,1850年世界贸易总值为145亿马克,而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贸易就达52亿马克。到1870年,世界贸易总值增长到374亿马克,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贸易额增长至140亿马克……19世纪中叶,英国已占有了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开普敦等广大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成了英国廉价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市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上》

材料三   英国有着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被誉为“地方自治之母”。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出现了自治市与郡、教区并立的权力结构。1835年英国议会颁布《市政法》,建立民选的自治市议会,改变了早期自治市通过向国王购买特许状的方式获得自治权的状况,进一步将城市的自治权置于立法议程中,规定自治市政府由选举产生,该法剥夺了地方教会的行政管理权,由市议会总揽地方事务,并接受居民监督。系列法案的颁布使英国逐渐形成民选的地方议会,这些议会使英国的地方自治体制走向现代化和规范化。

——摘编自孙宏伟《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运作体制的演进历程。结合所学,指出东印度公司的性质,并简述英、法、荷等国建立这些公司所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格局的影响。工业革命推动商业经营形式变化,结合所学,指出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零售业经营形式的第一次革命”的标志性事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英国地方自治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写出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利而展开的斗争,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