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自强新政”兴起时,正值咸丰时期,中经同治、光绪两朝(19世纪60——90年代)。这个王朝是半殖民地状态下的封建王朝,丝毫没有资产阶级的气息,而且中央政府未曾提倡、主导“自强新政”,提倡新政的是几个大臣。最高当局驾驭在洋务派和反对洋务派的顽固派之间,掌握官场动向。企业都掌握在官僚手里,对民间办企业不是像日本明治政府那样全力支持和倡导,而是加以限制、阻挠。那时采取的“官督商办”的企业形式,是有别于东西各国的形式,充分体现了“官”在企业中的辖制作用。民间企业在官僚和帝国主义压制下的成长,是极其艰难的。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指出材料中“自强新政”所对应的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间企业”成长艰难的原因。
22-23高一上·重庆·期末
知识点:洋务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近代以来,为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除继续经办军事工业外,还着手兴办航运、纺织、矿冶、电讯等民用企业。这些民用企业没有采取军工企业那样的官办形式,而是面向社会招集商股,由官派督办“总其大纲,察其利病”,“所有盈亏全归商人,与官无涉”。当时国内除广东有零星几家纯民办的小工厂外,民间几乎无人敢投资近代工业企业。在洋务派“官为扶持”之下,民间人士开始投资近代工业……甲午一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洋务新政的主持们求强求富的梦破灭了。

——整编自张海鹏《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材料二辛亥革命不是以拥立新皇帝为目的,而是推倒任何皇帝。辛亥革命结束了几千年习惯了的对皇帝、宰相、大臣的顶礼膜拜。从此以后,形成了一个新的观念: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近代中国的政治进步与觉醒,是辛亥革命开启的。毫不夸张地说,辛亥革命为20世纪中国的历史性进步打开了闸门,拉开了序幕。

——张海鹏《怎么看待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1)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具有“早期现代化”的特征,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并指出洋务派“求强求富”梦破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是如何为“为20世纪中国的历史性进步打开了闸门”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封建经济的某些破坏,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新式工业,主要出现在缫丝、棉纺、煤矿、船舶修造等业。在民族工业产生时期,地主和官僚的投资占一半左右,买办投资亦占颇大比重。但在20世纪以后,就主要是商人投资了。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在爱国主义的思潮下。有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志之士在艰难中集资创办新式企业。民族资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限制和压迫,同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材料二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中国年鉴第一回》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材料三   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化学、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中叶,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东南沿海地区的制茶、造纸、印刷、丝织、冶铁、制瓷等手工业行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中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由手工业者分化产生的作坊主和工场主,一是以商人为代表的商业资本直接支配生产。从手工业者分化上升为工场主的比较少,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的这条途径占主要地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西欧大约同时,以后的发展却比西欧慢,直到19世纪40 年代,手工业中资本主义萌芽占的比重仍然微不足道,尚未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

——王玉茹《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内邮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引进西方的机器、人才,创办现代工业。他们是一些握有军政大权的皇室贵族与地方督抚。他们兴办现代军事工业以“自强”,兴办现代民用工业以“求富”……5年后,一大批原来的状元、进士、举人弃官从商,开办工厂,大量商业企业兴起。商办企业都是民营企业,生产是满足社会消费。商办企业成为工业中的主导力量。中国现代工业开始摆脱此前的畸形道路,走上了一条新的正常发展道路。

——赵德馨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中国近代工业跟19世纪60年代相比发生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