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1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失业人口一度高达60余万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上海市政府开办了一些传习所,又筹集民间资本兴办了一些民生工厂,前后安置失业工人数千人。在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振兴实业的同时,政府还兴办了主要培养青年学生劳动技能的职业教育。抗战胜利后, 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法规,把失业保险列为重要险种,但由于资金缺乏而无法推行。受多种因素制约,上海市政府治理失业的成效并不显著。

——据谭玉秀《民国时期城市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材料二:建国初期,上海失业人口高达 67 万余人。在政府拨款救济的同时,上海总工会发出“全币在业工人捐助一天工资”的号召,得到了全市工人的踊跃支持,全国人民也开展了对上海失业工人的捐助运动。上海市政府鼓励来自周边各省的失业工人回乡生产,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政府严格控制资本家解雇工人。1957年,上海失业人口降至3万余人。

——据吴文俊《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治下的上海解决失业问题措施的特点. 并分析其解决失业问题成效不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解决失业问题的意义。
2023·甘肃兰州·模拟预测
知识点:民生问题、人文关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随着传统产业模式逐步瓦解,原来在自然经济结构中的那部分隐性失业人口日益显性化,无业游民成为一个严重棘手的问题,并影响到封建统治的稳定。据不完全统计,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浙、两湖等省份,从1846年至1910年的60余年间,累计遭受水、 旱、雹、潮、虫等自然灾害的州、县达8570个。鉴于此,清政府采取了一些不同于传统救济政 策的措施,在大量开辟荒地的同时,积极开办技术传习性质的工艺局所,实行以教代养、教养 兼施,解决了部分失业人口的再就业问题,推动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

——摘编自彭南生《晚清无业游民与政府救助行为》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人员、灾民、难民等弱势群体问题严重。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 府在开展各类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时,调动了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其救助主体 之多、牵涉范围之广是空前的。社会救助工作一直遵循因类、因人而异的原则,对不同群体 采取不同对策,坚持救济失业与促进就业相结合,“以以工代赈为主,以生产自救、转业训练、 还乡生产、发给救济金等为补助办法,以达到救济金的使用既能减轻失业工人的生活困难, 又有益于市政建设事业(的目的)”。党和政府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依 靠政策手段来解决,而且还动用了思想手段和文化手段,以解决其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从 1950年7月至1952年9月,全国共安置救济失业人员上百万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到 1956年,我国基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

——摘编自高冬梅《新中国建立初期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救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大量无业游民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救助弱势群体的特点,并分 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救助弱势群体的意义。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以来中国救助弱势群体的历史启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初期,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公职人员,实行“包下来”政策。同时面对严重的失业问题,政府明确失业救济和安置失业人员办法,稳定就业,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1953年开始,新中国将劳动用工制度的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建设计划,到1955年最终形成了统包分配,能进不出的劳动管理制度,实现了“全民就业”。大跃进后,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带来沉重压力。于是1961年政府实行“精简职工、鼓励返乡和“支工”支农”的政策,但效果不明显,1968年,中央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形成了“亦工亦农”的独特就业模式。进入新时期,我国就业政策呈现多元化,市场化的鲜明特征。

——摘编自谢秀军、陈跃《新中国70年就业政策的变迁》等

材料二   二战后,伴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的推陈出新,美国的失业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政策的核心,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发挥乘数效应来扩大经济活动规模和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1962年,颁布《加速工程法》,通过资助经济衰退地区建设公共设施,缓解严重的地区失业问题。进入七十年代,美国遭遇新的经济萧条期,企业面临国际竞争者的挑战,制造业萎缩,经济处于转型时期。里根政府在反思福利扩张产生福利陷阱的同时,在1982年,通过《职业培训法》,加大对劳动者培训,一定程度缓解了就业问题。

——摘编自李晶《美国就业促进政策的变迁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业政策的阶段性特征及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并简要评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学者研究,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清朝人口总数为1.5亿,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增加到3.13亿,道光30年(1850年)达到4.3亿的人口峰值,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人口最高纪录,这创造了中国人口的奇迹。增长的人口,基本依靠本国生产的粮食来供养,这意味着,在清朝期间,粮食总产量比明朝的最高纪录又增加了一倍以上。但是中国为这一奇迹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庞大的人口压力使经济作物的生产和工矿业、商业的发展受到粮食需求的严格制约,大批多余劳动力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转移。这既加剧了社会矛盾,也使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古代人口发展史》)
材料二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较早,是最先面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国家。圈地运动开始后,英国就产生最早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政府往往采用血腥立法的手段来惩治失地农民(流浪汉或“懒汉”)。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加快。1834年,英国颁布了新济贫法。该法令规定,在济贫院,受救济者必须劳动才能得到生活必需品,其目的是培养受救济者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走出济贫院后能靠劳动谋生。19世纪末,英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办法开始向福利国家方向发展。1905年,在工党推动下,英国通过了《失业工人法》,规定了对失业工人的救助措施和解决失业工人再就业的办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为彻底解决失业和贫困问题,开始建立福利国家,试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摘编自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人口奇迹”出现的条件,并简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危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的不同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