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8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林则徐的不同形象

晚清时期清廷官方认为林则徐在禁烟一事上应对无方,将鸦片未能杜绝的原因全部系于林则徐。魏源在《道光洋艘征抚记》里认为战争失败不应“求全责备于始事之人”,指出战争起因于“闭市”,但“闭市”之责任不在林。魏源也指出林在处理英商问题时“求之过详”的态度不妥。有人认为林则徐“功”在禁烟,“过”在处理问题的手段。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于1928年设立全国禁烟委员会,开展了具有全国性质的禁烟运动。国府宣称这场运动为“打倒破坏烟禁之军阀”,“外以雪八十年来之奇耻,内以为民生主义之造端”。19291月,时任驻比利时公使的王景岐向国府提出修铸林则徐铜像的建议。19295月,禁烟委员会规定每年的63日即“林则徐虎门销烟日”为全国性的禁烟纪念日。
解放战争时期在范文澜、胡绳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笔下,林则徐已经成为中国通史叙事框架中一个在中华民族不断遭遇外患并且通往光明胜利前途中的关键性人物。1948年,胡绳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进一步明确,无论清廷任用谁禁烟,无论林则徐如何禁烟,战争终归要爆发:既然战争无法避免,林则徐便不再背负诱发战争的责任。而其在广东禁烟与组织民众抵抗侵略,更凸显其“民族英雄”的气概。

——据葛静波《林则徐形象在近代的变迁》等


根据材料,对林则徐形象在近代的变迁作出合理解释。
23-24高三上·山东淄博·期中
知识点: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魏源、徐继畬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反对侵略,追求民族独立与自由,救亡图存是整个中国近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恭禄1934年完成60万字的巨著《中国近代史》,当时被列为大学丛书之一。他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中英冲突的结果,这种冲突源自于中英两国误会:中外政教之悬殊,夷夏之别太严。英国要求通商与平等往来,但北京政府不知国际关系之变迁,本于轻视外人之心理,囿于旧档成案,视英国为藩属之国,视为蛮夷,拒绝平等往来,因此战祸之促成,自中国方面言之,殆由于官吏知识之幼稚。战争失败,证明了清代政治上、军备上积弊,非留心外事,彻底改革实无国强之道。对鸦片战争的后果,他认为虽然丧失了部分主权,但五口开放之后,贸易机会之大增,外商教士来华者日多,交通益变,而中国之闭关政策根本上不能生存矣!从总体上看,他对鸦片战争的评价是正面的,从对整个事件的评价来说,他更多的强调中国自身的责任和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摘编自龚云《反映学者立场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材料二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   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该宣言。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四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拿起武器同法西斯战斗的国家。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纲》一书,专章阐述“中国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

——《以史为鉴——中国二战史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史学家陈恭禄先生对鸦片战争起因及后果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毛泽东关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拿起武器同法西斯战斗的国家”的论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现代民族国家的权力打破了专制国家在基层社会的权力运行模式,国家政权逐渐向乡村社会下沉。而社会转型期,“农村扮演着关键性的‘钟摆’角色……农村的作用是个变数:它不是稳定的根源,就是革命的根源”。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痛感中央政府的无力,为了确保宪政的实现,他提出以地方自治实现宪政民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宣称要遵奉和实现孙中山的遗教并开始训政,试图通过对乡村社会的整合来实现社会的稳定、政权的合法性以化解乡村危机,采取了两个重要措施:地方自治和合作运动。

——摘编自张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

材料二       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县组织法》。1929年,国民党党代会通过的决议强调“今后必须矫正从前重省轻县之传统观念”,“凡省内之国家行政,悉受中央指挥;凡地方自治与建设,悉归各县办理;省只为县自治之监督”,要求“制定县组织法及县自治法,并以行使直接民权之知识与方法,训练全国人民”。《县组织法》规定,县政府“于省政府指挥监督之下,处理全县行政,监督地方自治事务”。县政府不是代表本县民众的利益,而是代表上级政府意志。关于县政府的职权,规定“受省政府之指挥执行中央及省委办事项”。1934年,国民党通过了《修正县自治法及其实行法要点》,将“联保连坐”式的“保甲制度”推行至全国。国民党地方自治没有产生任何实效,其乡村改造计划最终失败。

   ——摘编自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推进乡村治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的主要特征,并作简要评价。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方向,但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却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0到1940年代,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甚至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

——《张军谈1929:危机经济学的诞生》

材料二: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三: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苏联模式”的名称,并从该模式的弊端的角度分析其没有成为“主流”的原因。

(2)据材料二,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各国经济发展的模式,谈谈你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