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较难0.4 引用3 组卷15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年突击队

1954年1月13日,北京苏联展览馆在搭建工业馆拱顶支模时遇到技术难题。工区团委从各个班组抽调了18名业务能力强、肯吃苦的团员青年组建了我国第一支青年突击队。下表为报道青年突击队历史活动的部分文章。

时间标题出处
1954年3月9日《苏联专家多洛普切夫同志在三月九日关于青年突击队的第一次谈话纪要》北京档案馆
1954年6月29日《发挥青年工人在国家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人民日报》
1954年9月11日《首都工地青年突击队大踏步前进着经常突破薄弱环节创造新的成绩》《北京日报》
1955年4月14日《康藏高原上藏族青年突击队》《人民日报》
1955年11月8日《发挥农村青年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积极作用》《人民日报》
1956年1月7日《北京私营企业青年职工组织支援公私合营突击队》《人民日报》
结合材料,以“青年·角色”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3-24高三上·山东德州·期中
知识点:三大改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时代塑造青年,青年创造历史。在社会变迁中,共青团活动都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建国后共青团的主要活动(部分)

时间共青团活动
1954年在北京苏联展览馆工地上诞生了全国第一支青年突击队。青年突击队活动是以提高生产率、加快建设速度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1955年团中央发出《关于组织青年参加边疆建设问题的一些意见》,广大青年热烈响应号召,迅速掀起一个全国性的垦荒热潮。
1957年党中央要求共青团“团结全体青年积极参加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以便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共青团积极响应
号召,带领广大团员和青年积极地投入到经济建设的各项事业中。
1963年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的通知》,广大青年提出了“像雷锋那样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口
号,此后学习雷锋活动的持续开展,一直延续至今。
1983年共青团在企业团组织和青年中开展以“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五小”智能杯生产竞赛活动。
20世纪90
年代以来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服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共青团主要开展了青年志愿者活动和青年文明号活动等活动。

——摘编自李星《浅析建国后不同历史时期共青团活动及其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史实,以“时代的青年”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振兴中华”读书活动

1982年3月,上海市总工会、共青团上海市委、解放日报社和上海市出版局共同发起开展上海市职工读书活动。活动宗旨“组织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阅读健康有益的书籍,引导他们通过读书和实践逐步树立典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当家作主人的观念,陶冶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情操,增长科学文化知识,发扬工人阶级积极进取、勇于改革的精神,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而奋斗”。

上海市职工读书指导委员会发布“上海市职工读书奖征名启事”,收到来自北京等20个省、市、自治区 2066 封应征信。根据读者的意见,决定将职工读书奖定名为“振兴中华”。

1983年4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倡议在全国职工中开展读书活动,并做出《关于在全国职工中开展读书活动的决定》。《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传上海开展的职工读书活动,称其“时间不长,效果很好,值得在全国职工中提倡和推广”。中共中央批复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职工中开展读书活动的报告》,要求“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各宣传、教育部门的作用,组织出版、报刊和图书馆等各有关单位通力合作,把越来越多的职工吸引到读书活动中来”。从1983年6月开始,各省、市陆续落实中央精神开展读书活动,将职工自发的、零散的读书活动逐步引导到正规的、系统的学习上去。

——梁腾《20世纪80年代“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兴起及其影响》


结合材料,以“时代·读书”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青年与革命运动和经济建设】

材料一   李国祁等编著的(近代中国青年运动史)目录(部分)

篇章学习摘要
第一部分   辛亥革命前后—爱国青年为创建中华民国而团结奋斗三,近代中国青年的第一次团结—同盟会的成立
四、中国青年与辛亥革命
第二部分   五四时代—自觉与自救的澎湃浪潮三、学生的五四
四、文化的五四
五、五四后学运的动向
第三部分   从北伐到抗战—统一御侮过程中的壮烈行动二、反帝风潮中的青年运动
四、日侵华北与青年救亡运动
五、对日抗战期间的救亡运动

材料二   1954113日,我国第一支青年突击队—木工青年突击队在北京展览馆工地正式成立,举起了全国第一面青年突击队旗帜。突击队是在自愿的基础上,选择18名技术较好的青年团员组成的,创造了以181个工完成原计划478个工的任务,提高生产效率146%。这一出色成绩给工区青年以极大影响,到2月中旬,工区又建立了瓦工、抹灰工、电汽工、水暖工等6支青年突击队。青年突击队这个新事物得到了党中央、团中央和北京市委的高度重视,先后在北京市和全国推广了展览馆工地组建青年突击队的成功经验,从此,青年突击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从新中国十大建筑、亚运工程,到奥运工程、抗震救灾,再到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都刻下了青年突击队的光荣印迹。

——摘编自胡献忠《把青春献给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综述》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三次青年运动斗争目标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第一支青年突击队成立的背景,并说明青年突击队长期发展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