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三百多年间,发生自然灾害两千余次,年均六七次,且多引发饥荒,毁坏民舍,民众流离失所,导致出现大量流民。针对频繁的水旱灾害,宋代统治者认为“灌溉水利,农事大本”,于是采取诸多措施兴修水利,尤为重视对江南地区的水利管理。担任地方官的苏轼把水利事业视作“事关兴运”的大事。王安石主张选用得力的官员,趁丰收之际和农闲之时积极修筑水利设施,以防灾为主,他认为“治水土诚不可缓也”。

——摘编自范勇、郑志强《宋代社会救灾制度及其对当代社会保障的启示》

材料二   在康熙帝的亲自主持下,从1677年到1688年,河道总督靳辅通过取土筑堤、加深且增宽黄河河道、开挖引河、引淮河水冲刷黄河河床等工程,不仅完全堵塞了黄河决口,而且使得黄河河道初步得到修复和整治。1788年,长江荆江段大水,20余处决口。乾隆帝诏令政府组织力量堵塞决口的同时,增加大堤的高度和厚度,以提高江堤的防洪抗灾能力。史载,此后50年间类似的加筑长江堤坝的大规模工程,共进行了20余次。清政府实行河堤工程保固制度,即规定在完工后的若干年内,工程必须坚固,如出现质量问题,承修官将受到严厉处罚,并建立了河务河防体系,配给大量人力物力,独立管理运作。

——摘编自陈桦《清代防灾减灾的政策与措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重视兴修水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宋代相比,清朝前期治理水灾的不同做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023高三上·安徽合肥·专题练习
知识点:民生问题、人文关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初,黄河下游堤防失修,决口频繁。康熙年间,河道总督靳辅“遍历河干,广咨博询,求贤才之硕画,访谙练之老成”。他主张从全局出发,将黄河、淮河、运河三者进行综合治理,并指出:“用水刷沙,虽为治河不易之策,然河身淤土有新旧之不同……五年以前之久淤……冲刷甚难,故必须设法疏浚也。”主要措施是坚筑堤防、蓄清刷浑、河运分离。由于治河经费紧缺,靳辅预支数个省份康熙二十年正税的十分之一、并允诺“以淮扬水涸之后溜出田地的屯田收入及商船货物缴纳的商税补还”。经治理,黄河安澜十余年,之后又连年决溢。

——摘编自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等

材料二   清末民初以来,原有黄河治理体系逐渐解体,黄河水患频发。1913年,濮阳双合岭决口,当时北京政府着力进攻南方革命力量,无暇顾及,导致灾情不断扩大,拖延两年才完全堵复。1921年,《大公报》报道:“黄河上下游近来迭次决口,被水区域益形扩大,加以款项支绌,河工经费不能尽力筹拔,因之河防设施多有未周。”1933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李仪祉提出了黄河治本思想,强调黄河治理要上中下游并重,防洪与航运、水电、灌溉兼顾,还认识到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在黄河治理中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治河策略。但由于主管机关职权不定,治理工作难以有效推进。

——摘编自苏全有等《民国时期黄河治理成效不佳的历史反思》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考察黄河并提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1999年,江泽民强调黄河治理开发应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019年,习近平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黄河流域的治理开发步入新征途。

——摘编自邓生菊等《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流域治理开发及其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靳辅治理黄河的特点并予以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时期黄河治理成效不佳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黄河治理中得到的启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明中期以后,黄河、淮河流域水患频发。为此,明廷开始设立“总理河道”一职,全权负责黄淮事宜,各地文武官员均受其节制。明代河防所需费用主要是政府负担,也自地方民间摊派筹措,河工民夫多出自徭役,按地亩征发民夫。明代总河由朝廷直接委任,视其治河成效决定升迁去留。总河离任前,可以推荐一批熟悉河务、勤勉能干的官员,使之受到封赏或优先补缺升迁。最迟在明末就有了具体的河防失职官员处罚条例,崇祯年间的总河周鼎被流放,依据的就是“故决河条例”。

——摘编自《明清时期黄淮河防管理体系研究》等

材料二   1950年10月,《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明确了治理淮河的方针:“蓄泄兼筹,以达根治之目的”。为了统一治淮工程的领导,中央人民政府筹组治淮委员会,负责规划和领导淮河流域的水利工作。同年11月,第一期治淮工程正式开始。润河集分水闸是控制整个淮河干流洪水的关键,其所需要的钢铁闸门及机件,由上海140余家工厂制造并在一个半月内赶制完成。治淮工程遍及河南、皖北、苏北的48个县,来自全国各地参加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在1万人以上。这些工程在当年的抗洪排水中就发挥了一定作用。1951年11月,治淮第二期工程开工后,河南、安徽、江苏三地政府调集大量民工投入到淮河各处工地。治淮民工普遍开展了劳动竞赛运动,并在竞赛中改进施工方法和提高劳动效率。1952年7月,治淮工程基本完成。这些工程拦蓄的洪水灌溉了大量农田,使淮河流域连续获得丰收,淮河干支流的航运事业的发展也加强了物资交流。

——摘编自王瑞芳《从点到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淮河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为构建黄淮河防管理体系而采取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功治理淮河的有利因素与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创建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和万世一系的皇位世袭制度,皇帝总揽朝政,还建立了以他为首脑的朝廷。朝廷及地方官员的任免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兴办水利工程是历代朝廷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能。秦朝开凿的灵渠,两汉时期,修建漕渠和治理黄河水害,唐代由政府主持兴修的水利工程不下二百六七十处,北宋中期以后兴修的水利工程上万处。明太祖时,开塘堰近五万处,治河四千余处,修复陂渠堤岸五千余处。清朝时所修海塘工程,都超过了唐宋时代。水利工程的兴办,皇帝有时直接干预。汉武帝不但派官督工修建多处水利工程,他本人也曾亲到现场率领随从人马堵塞黄河决口。为兴修水利而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是惊人的,动辄万人、几万人、十几万人,甚至上百万人。为了使兴修水利工程经常化,制度化,唐朝设置了专门管理水利的机关,都水监就是掌管川泽、津梁、陂池、渠堰工程的部门。国家兴办的大批水利工程,有一些是为开凿水路交通,大多数是治理水害,或变水害为水利。如治理黄河,主要是防止河水泛滥成灾。有很多水利工程是用以引水灌溉农田。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二   1787928日,在制宪会议上经过激烈的争论,邦联合国会决定将宪法交由各州去批准。新宪法的通过,中央收回了由各州保留的“主权”,并在中央政府内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又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都置于共和原则基础上。这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制的形成是先有州府而后才有国家,这就使立国者不得不把地方利益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反联邦派的许多意见,如实行州权平等原则,关于联邦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等,都已载入宪法之中,而且反联邦派关于在联邦宪法中加入“权利法案”的要求,在批准宪法的辩论中也已为联邦派认可。如何使这个国家的“权力结构”配置合理与运转正常的问题,是整个立国问题的中心。宪法规定,若两院议员2/3多数认为必要,可提出对联邦宪法的修正案,经适当方式批准后即可生效,又赋予宪法必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增加了联邦宪法的生命力。

——摘编自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兴修水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中美的制度差异。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