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4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元昊(10031048年),小字嵬埋。李元昊是西夏开国皇帝,性雄毅,多大略,励精图治,勇于革新。继位后,他把国防军编成擒生军(即主力军)、地方军和侍卫军三位一体的武装力量体制,既利于防卫,又利于进攻,既利于镇压国内反叛力量,又利于机动作战。《西夏纪》记载野利仁荣提出:“商鞅峻法而国霸,赵武胡服而兵强”,主张发扬党项羌族的传统,“以忠实为先,战斗为务”,改革一切衰败腐朽的制度,都被李元昊采纳并付诸实现了。元昊还任用野利仁荣仿照汉字创造了西夏文字,尊为国书。重用杨守素等汉人,仿照中原王朝的礼仪制度,建立了中书、枢密、御史台、三司,进一步推进了党项社会内部的封建关系。李元昊还通过刺血盟誓团结了蕃部首领,在自己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文臣武将,其中有“主谋议”的嵬台守全、张陟等,有“典文书”的杨守素、钟鼎臣等,有“主兵马”的成逋、克成赏等。

——摘编自《重创齐丹君的战略家李元昊——历史悲剧与辉煌业绩》


(1)根据材料,概括西夏李元昊革新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元昊革新的影响。
22-23高三下·河南·阶段练习
知识点:辽与西夏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少数民族改革是中国古代改革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038年,党项族的元昊建立西夏国。元昊执政前的官制较为简单, 元昊执政后始加健全。他设立文武班,在文武班中有蕃学和汉学,选蕃、汉官僚子弟进入蕃学。元昊重视蕃学,汉学被置于次要地位。设“总理庶务”的尚书令,设十六司,分理六曹,于是“官制渐备”。健全军事指挥系统,设立十二个地方军区,由中央任命党项黄族管理。建立待卫军,由豪族领主亲属组成,由元吴亲自掌管。元昊命人创制了西夏文字——蕃文,它借鉴了汉字的造字方法,又有本民族特点。元昊还修建了秦家、汉延等新的水利工程,修复了一些古渠,后世称为昊王渠。

材料二 公元1161年,金朝的第五位皇帝金世宗开始改革,对内,集中兵カ扑灭各族人民起义。对外,打退宋朝抗金复国的进攻。他纠正了海陵王治时期的一些弊政,完善科举制度,创立女真进士科,在京城设立女真国子学、地方设女真府学。大批任用非皇室的女真人、汉人、契丹人参与执政。他还在改革中提倡保持田猎、击球、骑射等女真传,提倡学习女真文、讲女真语。

——以上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昊改革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世宗改革的背景,并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与西夏、金朝两位皇帝改革的异同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初的宰相制度名义上与唐代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上却有很大区别。其区别主要在于宋代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务,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权不相上下,不相统摄。宰相之权既已分削,又设参知政事互为牵制,相权日益减弱,而皇权却由此加强。另一方面,由于职权的转移,中枢机构中三省制已进入衰落荒废的阶段。

——摘编自刘志华《论宋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

材料二   元昊在祖、父两代留下来的政权建设的规模上,立官制,定服饰,造文字,制礼乐,办学校,建宫苑,在汉人张元、吴昊、张陟等人的协助下,建立了一套官僚制度。“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曰开封府……曰蕃学,曰汉学。”1039年,西夏又增设尚书省,以尚书令“总理庶务”,改宋24司为16司,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央行政管理体系。除大体仿照汉官制外,西夏还部分保留了原来的“蕃官”体系,如宁令(大王)、谟宁令(诸王)、祖儒(大首领)等官称。这样,西夏的统治机构就被划分为蕃汉有别的两个系统。

——摘编自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宰相制度的变化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夏政治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特点形成的原因。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冲突交融,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边疆各族形势图

材料二   宋朝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没有中断过。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   清王朝在民族地区分别设置管理机构,在中央专门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机构体系。清王朝在东北、西北、西部、西南等民族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民族管理制度,制定了较为符合民族实际的统治政策与措施,即“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清统治者并未局限于对历史上的民族政策的沿用,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

——摘编自董文强《清朝民族政策的历史进步与局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并分析其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辽朝“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的表现。并根据材料二概括辽宋夏金时期的时代特征。
(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朝民族管理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王朝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及自雍正起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的民族管理政策。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