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隔离病人的防疫措施。《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防治传染病的法律条文。两宋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探索出瘟疫流行的原因,注意到自然环境和疫病之间的关系,重视城市卫生建设,建立规范的医疗救助体系,充分发动民间力量防疫。到了明代,种痘预防天花,已受到广泛的注意。后来,人痘接种法传到欧亚各国。1769年,英国医生琴纳在中国人痘接种法的启发下,发明了牛痘免疫法。

——摘编自《中国疫病史鉴》等

材料二 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霍乱在1817年至1923年出现六次大流行,其中第三次发生于1852至1859年间,包括亚、欧、非、北美多个大洲都未能幸免,此次大流行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导致起源于美国的“西班牙”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战时的海路交通和海上贸易可能促进了这种传染病蔓延,所到之处带来了快速死亡。

1892年,控制霍乱的国际卫生公约产生。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成立。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成立。2003年,中美SARS疫苗研发与生物治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防治传染病措施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世纪末以来瘟疫发生与防控的特点,分析其原因。
23-24高三上·河南焦作·阶段练习
知识点: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许慎《说文解字》提出:“疫,民皆疾也。”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自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321次流行疫病,均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汉代元始二年,发生瘟疫,“诏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瘟疫中写就。宋代,国家在大疫之年设置收容贫困病人并予以救治的专门机构安济坊。清初,在民间各地先后成立了“种痘局”,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官方免疫机构。

——郑洪《中国历史上的防疫斗争》等

材料二   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霍乱在1817年至1923年出现六次大流行,其中第三次发生于1852至1859年间,包括亚、欧、非、北美多个大洲都未能幸免,此次大流行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导致起源于美国的“西班牙”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战时的海路交通和海上贸易可能促进了这种传染病蔓延,所到之处带来了快速死亡。

1892年,控制霍乱的国际卫生公约产生。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成立。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成立。2003年,中美SARS疫苗研发与生物治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的抗疫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自西汉以来能够“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疫情蔓延”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15世纪末以来瘟疫发生与防控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医疗史日渐成为史学界关注的新兴研究领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许慎《说文解字》提出:“疫,民皆疾也。”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自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321次流行疫病,均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汉代元始二年,发生瘟疫,“诏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瘟疫中写就。宋代,国家在大疫之年设置收容贫困病人并予以救治的专门机构安济坊。清初,在民间各地先后成立了“种痘局”,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官方免疫机构。

——郑洪《中国历史上的防疫斗争》等

材料二   14世纪,黑死病在欧洲肆虐,造成约2500万人死亡,约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一些人由对宗教信仰的怀疑而发展为对社会不平等制度的痛恨和反抗,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深入思考。

——王旭东《世界瘟疫历史》等

材料三   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霍乱在1817年至1923年出现六次大流行,其中第三次发生于1852至1859年间,包括亚、欧、非、北美多个大洲都未能幸免,此次大流行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导致起源于美国的“西班牙”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战时的海路交通和海上贸易可能促进了这种传染病蔓延,所到之处带来了快速死亡。

1892年,控制霍乱的国际卫生公约产生。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成立。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成立。2003年,中美SARS疫苗研发与生物治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的抗疫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自西汉以来能够“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疫情蔓延”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4世纪黑死病肆虐对欧洲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15世纪末以来瘟疫发生与防控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隔离病人的防疫措施。《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防治传染病的法律条文。两宋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探索出瘟疫流行的原因,注意到自然环境和疫病之间的关系,重视城市卫生建设,建立规范的医疗救助体系,充分发动民间力量防疫。到了明代,种痘预防天花,已受到广泛的.注意。据俞茂鲲《痘科金镜赋集解》记载:“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并“由此蔓延天下”。清代医学著作《种痘新书》记载:“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后来,人痘接种法传到欧亚各国。1769年,英国医生琴纳在中国人痘接种法的启发下,发明了牛痘免役法。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在《哲学通讯》中专门称赞过中国人的“种痘”,称:“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摘编自《中国疫病史鉴》等

材料二 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黑死病”,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意大利佛罗伦萨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在亲历者薄伽丘所写的《十日谈》中,佛罗伦萨突然就成了人间地狱。大瘟疫引起了大饥荒,盗贼四起:当时又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迫害犹太人的浪潮,理由是犹太人到处流动传播瘟病并四处投毒。有许多学者把黑死病看作欧洲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一个契机。经历了黑死病后,原来看起来非常艰难的社会转型因为黑死病而突然变得顺畅了。因而它不仅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使天主教会的专制地位被打破,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乃至启蒙运动产生重要影响,从而改变了欧洲文明发展的方向。

——摘编自《欧洲文艺复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防治传染病措施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黑死病”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