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0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原夏、商、周三族互相融合并吸收了其他部落集团的成分,从而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民族的雏形。周人将分封的诸侯称为“诸夏”。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非华夏各族内徙,形成了各族交错杂处的局面,加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感。春秋诸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最讲“夷夏之辨”,但它是大一统下的“夷夏之辨”,具有兼容并包的一面,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战国时期,南方的楚国已完成了对诸蛮的统一,与中原的华夏相认同。分布在西北、北方的戎狄也随着秦、晋、燕等诸侯国的发展,成为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华夏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吸收与融合,至此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

材料二   在抗战中迸发出来的是对新型国家的认同。这样的国家不仅是全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还要用新型的国家系统、理念和技术将其成员的热情、忠诚激发出来、组织起来,去为中华民族这一超越地域、等级、党派、性别的群体利益而奋斗,而中华民族的利益不仅包括“保种”、“独立”、领土统一和完整还包括保持文化和历史的延续性,甚至寄望新型国家在新背景恢复国人曾有的民族地位和国家尊严。

——徐慧清《抗战对中国民众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

材料三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对中国边境的基层社会发展提出了“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等六项工程的整体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要求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定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在边疆民族地区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

——摘编自李春晖、丁瑞雪《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先秦时期华夏认同逐渐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型国家”的内涵,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民众认同新型国家的原因。
(3)结合所学,指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边疆治理中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措施。
23-24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知识点: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原夏、商、周三族互相融合并吸收了其他部落集团的成分,从而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民族的雏形。周人将分封的诸侯称为“诸夏”。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非华夏各族内徙,形成了各族交错杂处的局面,加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感。春秋诸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最讲“夷夏之辨”,但它是大一统下的“夷夏之辨”,具有兼容并包的一面,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战国时期,南方的楚国已完成了对诸蛮的统一,与中原的华夏相认同。分布在西北、北方的戎狄也随着秦、晋、燕等诸侯国的发展,成为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华夏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吸收与融合,至此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

材料二   “中国”这个共同体之内,最主要的互应变量,至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向。政治范围内,包括政权的性质和行政的结构;经济范围内,包括生产方式、生产力和资源的分配;文化范围内,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宗教组织;社会范围内,包括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尤其注重精英阶层的作用。这四个方面交叉影响,互相制衡,总的结果呈现为复杂共同体本身的强弱、盛衰和聚散。

——摘编自许伸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材料三   195312月,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的基础”。

1964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关于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19799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摘编自岳从欣《中国共产党关于“四个现代化”提法之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华夏认同逐渐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代的复杂系统中,社会、文化两项变量套叠非常紧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时期,概括中国共产党在该时期“现代化”的侧重点,并加以阐释。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汉时期,汉承秦制,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置边郡。前135年—前109年,西汉中央政府在今西南边疆共设置了犍为、益州等9个边郡,将西南边疆纳入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系统。在边郡辖区,既设置太守、边郡都尉等流官,又设置侯王、将相等土官。边郡太守多由将军兼任,有的是由皇帝下诏征来,他们代表中央政府屯兵驻守于边疆民族地区,在防止边疆民族地区民族事变发生的同时还对边郡辖区采取一些“用夏变夷”的经济文化措施。边郡太守缴纳境内的田赋和口赋等赋税,可减可免。同时要求蛮夷君长解纳土贡,形成了边郡“以其故俗治,无赋税”的局面。

——摘编自《土司制度及西南边疆治理研究》

材料二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对中国边境的基层社会发展提出了“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等六项工程的整体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要求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定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在边疆民族地区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

——摘编自李春晖、丁瑞雪《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汉边郡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原夏、商、周三族互相融合并吸收了其他部落集团的成分,从而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民族的雏形。周人将分封的诸侯称为“诸夏”。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非华夏各族内徙,形成了各族交错杂处的局面,加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感。春秋诸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最讲“夷夏之辨”,但它是大一统下的“夷夏之辨”,具有兼容并包的一面,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战国时期,南方的楚国已完成了对诸蛮的统一,与中原的华夏相认同。分布在西北、北方的戎狄也随着秦、晋、燕等诸侯国的发展,成为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华夏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吸收与融合,至此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材料二   清朝对原明朝州县治理下的地区,沿用明朝旧有治理体制,实行直省统治。对广大北部和西部边疆地区,实行不同于直省的理藩体制进行管理。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康熙帝强调理学的君臣、父子伦理,以君臣关系驳斥“华夷之辨”。乾隆帝认为,只要是居于清朝大一统政权下的民族均为华夏,只有尚未被纳入版图的民族才是“夷狄”。按照这一理论,随着清朝对全国统一的完成,整个清朝版图之内的各民族俱为华夏,而以外为夷狄。

——以上均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华夏认同逐渐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