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5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1840年英人以炮火击破中国的门户,强行输入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中经英法联军之役、中法之役、中日之役、庚子联军之役、日俄之战、日德之战,一直到1925年“五卅运动”以来,帝国主义者在上海、沙面、汉口、九江等处,对于中国民众的屠杀,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帝国主义压迫中国民族史。……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只在压迫中国民众的帝国主义完全消灭的时候,才存光荣的胜利的终结。

——摘编自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1926年3月12日)

材料二 我们的真正敌人是贫穷,是疾病,是愚昧,是贪污,是扰乱。这五大恶魔是我们革命的真正对象,而他们都不是用暴力的革命所能打倒的。打倒这五大敌人的真革命只有一条路,就是认清了我们的敌人,认清了我们的问题,集合全国的人才智力,充分采用世界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一步一步的作自觉的改革,在自觉的指导之下一点一滴的收不断的改革之全功。

——摘编自胡适《我们走那条路》(1930年)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自拟论题,展开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3-24高三上·陕西·阶段练习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百年之前的五四运动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四运动之前, 中国人民已经开始了对中国现代化的不懈追求。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对世界现代化整体把握的历史高度,对中国的传统精神文化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历史反思,才真正把西方现代文化的精华全面引入中国。而五四运动又有力地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无数的白话传单把白话直接传播到全国各界民众当中就是典型例证,从而推动了中国革命与思想启蒙结合前进;并涌现出一-批共产主义思想知识分子群体,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才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辛而辉煌的探索。

——摘编自张德旺《道路与选择》

材料二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人第一次明确地在列强面前说“不”,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只能被动地接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安排。五四运动为争取整个国家的主权、争取国际平等地位的斗争,是在民族觉醒的更高层次上展开的斗争,并与世界一切被侵略、被压迫民族的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五四运动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中心口号。此后,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民求解放的主要敌人。所以在新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中、在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的宣言中,都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统治集团列为革命的主要目标。五四运动含有明显的革命意义,推动中国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摘编自耿云志《五四:现代中国的新起点》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引入中国的“西方现代文化的精华”。据材料一 ,指出,五四运动促进新文化运动发展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化”为主题提炼观点,并从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方面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后,尤其是1895年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并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中华民国的成立,尤其是“五族共和”“五族平等”主张的提出并成为基本国策,对“中华民族”观念的确立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中华民族”观念的最终确立或形成是在五四运动前后。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受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十月革命及列宁的民族自决理论的影响。五四时期著名的反帝文告中,我们只能较多地见到一些国家意识较强的词汇……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一般国人更明确地感受到了来自帝国主义压迫的共同民族命运,找到了各民族共同的敌人——帝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任务的明确提出和认定,对中国境内各民族的融合统一,对中国人整体的民族认同,发挥了积极推进功能。

                      ——摘编自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西方民族主义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两种主权即民族主权和人民主权的互动过程。民族主义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但作为一种催发民族国家诞生的政治力量,民族主义却是近代的产物。这里尤其要提的是法国大革命。在法国大革命之前,就存在民族问题,但法国革命把一种全新的因素引入民族问题,从而使各种民族因素得以重新解构、分配、组合,构建成一种全新的主义,这一新因素就是民主因素。在民主因素成为民族主义的一大要素之后,民族主义就不再像以前那样是少数政治精英的专利了,而成为千千万万普通人民的事。从此,民族主义与人民主权不再分离。

                                           ——摘编自《近代民族主义形成与发展的中西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推动“中国人整体的民族认同”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和近代西方国家民族意识形成方式的主要区别。
百年之前的五四运动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已经开始了对中国现代化的不懈追求。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对世界现代化整体把握的历史高度,对中国的传统精神文化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历史反思,才真正把西方现代文化的精华全面引入中国。而五四运动又有力地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无数的白话传单把白话直接传播到全国各界民众当中就是典型例证,从而推动了中国革命与思想启蒙结合前进;并涌现出一-批共产主义思想知识分子群体,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才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辛而辉煌的探索。

——摘编自张德旺《道路与选择》

材料二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人第一次明确地在列强面前说“不”,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只能被动地接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安排。五四运动为争取整个国家的主权、争取国际平等地位的斗争,是在民族觉醒的更高层次上展开的斗争,并与世界一切被侵略、被压迫民族的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五四运动提出了“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中心口号。此后,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民求解放的主要敌人。所以在新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中、在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的宣言中,都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统治集团列为革命的主要目标。五四运动含有明显的革命意义,推动中国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摘编自耿云志《五四:现代中国的新起点》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化”为主题提炼观点,并从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方面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