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2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爆发后,德军以“闪电战”一路高歌猛进,欧洲大陆即将全部落入纳粹德国之手,英国秘密情报局在欧洲大陆经营多年的情报网全部付诸东流。1940年7月,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后成立特别行动处。特别行动处名义上隶属于英国秘密情报局但又有独立性。战争期间,特别行动处在欧洲、非洲、中东及亚洲地区建立了50多个间谍网,行动方式是把特工分为四五人一组,用飞机或潜艇送到德国占领区,从事暗杀、破坏活动,有时也搜集情报。由于这些特工大多来自群众,他们的行动得到了各地区人民的支持。在捷克的布拉格,特别行动处的两名特工成功地暗杀了德国盖世太保头目海德里希;特别行动处的成员还炸毁了德国设在挪威的重水工厂,阻止德国制造原子弹,有人曾这样描述特别行动处与秘密情报局的区别:秘密情报局的任务是监视过桥的敌人,而特别行动处则是要炸毁桥梁,阻止敌人过桥。

——摘编自王谦《英国情报组织揭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特别行动处成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特别行动处活动的主要特点。
23-24高三上·四川乐山·阶段练习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欧洲列强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剩余资本和剩余产品有海外市场,经济上的竞争还激起了对殖民地的争夺。由于德国人直到1871年国家统一之后才参与殖民地争夺,所以,他们特别积极,要求建立一个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泛日耳曼同盟把目标对准了葡萄牙、荷兰和比利时这样一些小国的富裕的殖民地,并坚决认为德国还必须拥有“显要的地位”。但是,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自私鬼。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全球霸权的破坏,这一破坏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过,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也存在着重大差别。比起先前的霍亨索伦王室和哈布斯堡王室,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者对欧洲和亚洲旧秩序的破坏要大得多。德国入侵侵占了整个欧洲大陆,日本人则侵占了整个东亚和东南亚。但是,这两个帝国都是短命的。它们到1945年已不复存在,留下了两大包括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的地区在内的权力真空。同任何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差不多,这两大权力真空的存在导致了冷战的爆发,使各交战国不能在1945年之后立即形成全面的和解。......1945 年以后殖民地臣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加强形成了鲜明对照。20年内,欧洲诸幅员辽阔的帝国几乎全部消失。因此,战后不久全球两大著名的发展便是殖民地革命和冷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材料二   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20世纪国际关系史》

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各主要国家接受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中的委任统治主张。即实行委任统治是因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受委任统治的国家也就是接受了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务”。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的影响。
(2)材料二认为国联“在实践中却设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联的成立为什么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综合一战后的经验教训,你觉得怎样才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法国战败后,英国孤军奋战抵抗已控制了绝大部分欧洲的德国。英帝国总参谋长迪尔说:“我们国家一千多年来正第一次面临遭受入侵的危险。”1940年美国已经逐渐同英国结成一种日益亲密的伙伴关系,同时,英国力图打开与苏联关系的新局面。英国派遣了对苏联有好感的工党左翼领袖克里普斯出任驻苏大使。尽管由于过去的陈见和隔阂,英国的努力成效不大,但是英国仍然不放弃努力。苏德战争爆发前,英国情报处将早就获得的有关希特勒发动侵苏战争的情报转告给苏联。事实上,英国对苏联的参战期待成为希特勒下决心进攻苏联的原因之一。在希特勒看来,“如果俄国被摧毁,英国的最后希望就会粉碎…‘如果俄国垮了,对英国来说,美国也就保不住了”。苏德战争爆发当天,丘吉尔掩盖不住内心狂喜,表示“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给予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当时,英国著名工党评论家迈克尔·富勒这样评述:“1941年6月22日以前,英国的胜利是梦想,而在这一天之后,英国的胜利已在预计之中。”7月12日,英苏签订了《苏联和大不列颠政府关于对德作战联合行动协定》,英国与苏联从东西方两边建立抗击德国战线的态势已然形成。

——摘编自夏正伟《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两线作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英国期待苏联参战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英签订《对德作战联合行动协定》的历史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